为贯彻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精神,弘扬水文明、振兴水文化,3月25日,三台县结合全国上下蓬勃开展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将农业、水利、畜牧、卫生、环保、村镇等服务网络延伸至基层,主动把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法律法规、三农服务、医疗服务、科技知识、实用技术、文明卫生常识送到乡村。
上午10时,在三台县西平镇喜洋洋广场,一个以“学习宣传十八大,凝心聚力奔小康”为主题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优惠售书、科普宣传、医疗义诊、普法宣传等形式,把群众的激情点燃了。如何落实防洪抗旱应急保障,如何开展节水防污,如何实施水保国策治理,如何创建高标准粮油示范基地,实现“美丽中国小康梦”,当地干部群众踊跃咨询。
所谓“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就是要以流域为单元,以流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调整人与社会经济活动为重点,从山顶到河谷依次建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将流域综合治理成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各级政府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对农业蓄水、输水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影响水工程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一个个问和答,让干部群众的思维茅塞顿开。
近年来,全国农业大县——四川三台,紧紧围绕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丰富乡村文明内涵,积极提升基层群众综合素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着力加强农村文化科技卫生领域公共服务,完善活动长效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小康生活的新追求、新期待。尤其注重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公共财政对“三下乡”的支持,调动文化、科技、农业、水利、法律、卫生等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加大乡土人才培养。通过扎实抓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打造现代农业、现代水利以及优秀文化惠民工程,广泛组织法制、科技、卫生、环境等领域的惠农行动,抓好“三下乡”经常化建设,保障文化科技卫生常下乡、常在乡,取得了良好效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