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冬春连旱 全川 72 万人“喊渴”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3-21  发稿编辑:景秀丽

去冬以来,四川省出现了近20年来范围最广的冬干,今春以来干旱持续,不断蔓延。昨日,省水利厅透露,去年冬天以来四川降水偏少,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情。截至15日,12个市州126个县受到干旱天气影响,71.52万人临时饮水困难。

旱情蔓延 12市州126县

冬春连旱导致四川灾情明显。记者从省抗旱办获悉,去年11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少52%,为历史同期第一少位。今年开春以来干旱持续,旱情由攀西、川南局部向盆地西北、盆中和盆西南迅速发展。

据悉,此次受旱的12个市州包括攀枝花市大部、凉山州南部及绵阳、眉山、乐山、自贡、内江、泸州、广安、南充、巴中、雅安等。126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其中特旱县69个,是20年来范围最广的冬季干旱。全省作物受旱550万亩、成灾139万亩;有71.52万人、78.94万头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致旱原因 少雨蓄水不足

造成旱情的三大原因是:降水偏少、地下水位下降明显、攀西地区工程蓄水不足。

近期全省大部土壤相对湿度处于60%以下的干旱状态,特别是攀西地区持续四年大旱后,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米左右。金沙江沿岸地区蓄水严重不足。攀枝花市现蓄水量占计划蓄水的68%,西区、仁和区、盐边、东区现蓄水量分别仅占计划蓄水的56%、61%、63%、71%。凉山州冕宁、西昌、会理市现蓄水量分别占计划的47%、50%、51%。

持续少雨 或将春夏连旱

根据预测,今后10天,四川无明显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偏高。未来降雨偏少、气温偏高的局面将持续,一些地区极有可能演变为春夏连旱。

预计3月下旬至4月,盆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少2到4成;初夏5月到6月,川西高原大部、攀西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1到2成,盆地大部则偏少2到3成。全省大部地区春夏旱都有发生,其中川西高原南部及攀西地区、盆地中西部的春旱偏重,盆地西北部、中部地区夏旱偏重。

积极应对 强化精细调度确保生活用水

面对持续旱情,目前,全省通过一批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小型抗旱工程建设、抗旱节保水的农技措施和人工增雨等举措,抗旱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全省19个市州计划栽插水稻2944万亩,比去年增加18万亩,水稻保栽总体形势将好于去年。

针对当前严峻的旱情,四川水利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旱情发展,适时启动抗旱预案,按照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进一步落实各项抗旱措施。同时,四川要求各旱区要切实做好抗大旱的准备,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抗旱预案;强化旱区水源精细调度,压缩高耗水行业用水,千方百计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气象分析

雨少风小冬干加剧成春旱

四川过去的经验是“十年九旱”。3月上旬,四川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了79%。

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解释,常年3月上旬,四川的平均降水量只有5.7毫米。春季是四川的少雨季节,少1毫米降水都十分可观。今年冷空气过程少,使得冬干加剧成了春旱。

成都市气象台长陈洪的一份对比表格显示,今年1月1日到3月16日,成都各地的降水量基本都在3.4-8.3之间,降水量最高的都江堰为20毫米,仍较多年同期少了77%。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

连锁反应

降多涨少旱情尚未波及菜价

昨日,部分市民打进华西都市报热线96111,担心受干旱影响,菜价会见涨。

对此,昨日下午,成都市农委种植处处长姚光贵介绍,根据他在金堂等地农村实地察看的情况看,前期旱情对成都蔬菜生产没有影响。同时,据四川蔬菜价格日报表显示,菜价正呈现降多涨少的局面,大部分蔬菜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其中,大白菜农贸批发价格1.6元一公斤,低于去年同期的2元。韭菜3.6元一公斤,低于去年同期5.6元。

省农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据监控显示,目前四川蔬菜生产价格稳定,未出现明显波动。(华西都市报记者 余行)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