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骄阳似火,灼烤着九绵高速公路江油龙凤服务区A区建设现场。钢梁吊装的轰鸣声里,焊花如星雨飞溅,工人们正进行混凝土浇筑与钢结构安装作业,项目进度全面提速。
龙凤服务区A区(服务楼)总三层,目前正在进行主体二层施工,其余配电房、汽修房主体已完成,正在砌墙,整个项目计划于9月底完成并于10月投入试运营。
作为九绵高速绵阳至九寨沟方向首个大型服务区,龙凤服务区绝非传统驿站的翻版:它如“双子星座”般布局道路两侧,总建筑面积超1.4万平方米,配套停车位902个,具备加油、充电、商超、娱乐等功能。
“不仅功能齐全,还将融入江油本地文化与生态特色,打造成绵阳递给八方旅客的文化请柬。”在四川绵九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经营部副经理李杨描绘的蓝图中,这片硬件集群已从功能性服务区升级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载体。
九绵高速的车轮将游客更快送达目的地,而旅途中的文化地标——越王楼景区,也正以另一场静水深流的优化行动呼应这份速度。
“越王楼在李贞任绵州刺史时督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楼阁飞檐下,稚嫩清亮的童声在古老砖木间回荡,身着统一马甲的“小小讲解员”们,将越王楼千年沧桑娓娓道来。
来绵阳旅游的宋梓鹏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品着景区免费提供的解暑凉茶感慨:“文化讲解贴心,凉茶更润心,这才是历史熏陶该有的温度。”
越王楼景区运营部负责人王佳敏介绍,近年来,越王楼开展“服务提升”行动,设党员示范岗、咨询台和志愿者岗,提供路线指引、秩序维护等服务,配套景点讲解,解决旅游咨询、应急处置等问题,全力打造优质服务“软环境”。
升级清单远不止于此:还将在新推出的龟山项目上,推出以“夜游越王楼”为主题的专项活动;对琼楼雅乐惠民音乐演出不断地提档升级;在景区增设多处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线上增加语音导览服务,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讲解方式。
龙凤服务区工地的焊花与越王楼悠扬的雅乐,看似迥异,实则同频共振。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促进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深度融入大九寨世界遗产国际旅游线、蜀道三国文旅风景道、藏羌彝民族风情文旅风景道,串联重点景区与精品文旅项目,打造“寻踪李白故里·探秘原始风光·体验白马风情”“度假仙海湖·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和“访熊猫家园·游大美羌城·享古海温泉”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在绵阳精心布局的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上,它们共同传递着绵阳文旅发展的清晰脉动:基础设施的“硬支撑”筑牢服务的地基,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的“软实力”则筑牢服务的灵魂。
“在线路设计上,三条精品旅游线路遵循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原则,构建起主节点、次节点和辐射点的层级布局。”市文广旅局总规划师邓世红介绍,具体为依托绵阳城区、江油城区、平武县城、梓潼县城、北川县城打造主节点,依托仙海、青莲、北川老县城、罗浮山、桂溪、白马王朗等点位打造次节点,依托主节点、次节点延伸打造蜗牛部落/三一农场、佛爷洞/中华洞天、蝴蝶谷、白水湖、花城果乡、清漪江、老河沟等辐射点,构建层次分明、配套完善、功能齐备的旅游节点体系,形成市县联动、区域联动和产业联动。
针对体系内丰富的文旅资源,绵阳正聚焦其承载的精神内核,通过系统化梳理提炼,遵循文旅发展规律,在形象设计、故事传播、产品开发与市场渠道上同步发力,推动资源转化为具备深度体验价值的文旅产品。
“沉心提炼文化精髓,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活化利用,这样让游客‘来了’,更要‘来了还想来’。”邓世红表示,全省提出“大九寨、大蜀道、大熊猫”文旅品牌建设也为绵阳提供了战略机遇。
作为大九寨、大蜀道文旅走廊的门户枢纽,当下的绵阳正按照这个思路,将交旅深度融合与旅游服务能力提升作为两大核心任务,进一步激活整条走廊的旅游发展动能。
酒好也怕巷子深。随着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的推进,在宣传推广方面,除常态化发放文旅消费券以及持续升级整合全市文旅资源的“涪江文旅一卡通”平台外,绵阳持续深化与携程、美团等OTA平台合作,并通过“绵阳文旅”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自有平台精准发力。
当游客在服务区触摸李白的文化印记,当孩子们在讲解中点燃历史兴趣,当深山羌寨因完善设施而不再遥不可及——绵阳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构建的完整图景便已呼之欲出。(游仙融媒 记者 尹秦 唐云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