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向着幸福再出发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10-31  发稿编辑:韩春梅

 

——市长刘超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方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取向,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坚持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

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达到25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工业效益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7.9%。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高质量完成全创试验,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到70%,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60%、40%以上。科技城建设实现创新型、开放式、突破性发展。

■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分别达到54%和38%以上。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显著提升,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排放、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控、省控目标。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绵阳经验。市场化改革取得较大进展,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建成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教育、体育、卫生、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建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幸福绵阳建设取得新成效。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绵阳既具备科技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坚实、开放优势明显、政策体系完备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渝城市群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兴市之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不懈追求,围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就一定能推动绵阳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铸就新辉煌!

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把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让绵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切实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推动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着力扩大投资消费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优先发展工业

◇同步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共享发展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和“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原则,保障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幸福绵阳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坚持内外需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全面深化区域合作

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格局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统筹,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展振兴县域经济

●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政府自身建设

★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省率先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扩大到所有县市区,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严格执行中央、省、市转变作风各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正风肃纪和审计监督,从严惩治腐败,努力建设廉洁政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