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社科联,在绵高校(党校)社科联、科技(研)处,省、市社科研究基地(中心),市级社科协会(协会、研究会)、有关部门:
加强社科研究机构(基地)建设,是推进社科学术研究研讨、建设新型智库的重要渠道,是社科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市社科联高度重视社科研究机构(基地)建设工作,已创建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市级重点研究基地13个,还有一批市级社科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社科智库体系。在市社科联“2016社科工作大调研”基础上,针对工作中的问题,为深化社科智库建设工作改革,整合资源,服务绵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工作范围和方式
工作范围上,主要是指经市社科联批准成立的社科研究中心、确定的市级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在绵省级社科研究重点基地;部分运行规范、与市社科联联系紧密的社科研究机构。在工作方式上,主要通过专题会议、调查研究和专项活动等,加强指导、协调和一定的支持。近期将对相关社科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基本信息进行补充收集整理和汇总。
二、明确工作重点
针对市级社科智库从属于不同的管理主体,工作缺乏统一标准的实际,初步明确工作重点。各社科研究机构(基地)要据此细化措施、求真务实。
(一)加强领导。做好人员、经费、场地和支持机制保障。
(二)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完善管理机构、学术机构,机构人员涉及面与智库职能相适应。
(三)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课题发布、专题研究、学术研讨、咨询服务、信息考核和档案管理等方面制度,并以适当方式公示。
(四)因地制宜开展活动。根据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研究、研讨和咨询服务活动;加强学科建设,凝聚和培育社科人才,推出优秀研究成果;及时报送信息;认真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和学习活动。
(五)畅通联络渠道。年初的工作计划、平时的重大活动和年终的工作总结等,要及时报送市社科联和责任单位。
三、建立社科智库建设工作委员会
根据绵阳实际,借鉴省社科联和兄弟市社科联工作经验,成立“绵阳市社科智库建设工作委员会”(具体名单见附件1),简称“智库建设工委”,作为市社科联下设专委会。智库建设工委在市社科联党组的领导和省社科联规划评奖办的指导下,加强对全市社科智库建设工作规划、指导和帮助,找出难题,提出建议意见,及时组织化解。今后,对全市社科智库进行评估的专家,主要从智库建设工委成员中选择。
四、建立保障措施
(一)培训交流制度。结合全市社科工作会和相关专题会,组织举办社科研究机构(基地)培训会。同时,积极搭建市内社科研究机构(基地)交流学习平台,适时组织对外交流活动。
(二)完善、落实社科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完善《绵阳市社科研究重点基地管理办法》,推进制度管理,促进社科研究机构(基地)规范化建设。
(三)表扬激励制度。每年根据社科研究机构(基地)建设情况,开展评估考核工作,表扬工作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措施完善、工作扎实和效果明显的机构(基地),在年度社科研究规划、绵阳市政府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等方面,予以支持。
(四)检查通报制度。定期对社科研究重点基地(中心)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不见效的,摘除“绵阳市社科研究重点基地”称号,或撤销成立批文,并公开通报。
附件:1.绵阳市社科智库建设工作委员会人员名单
2.绵阳市级社科智库建设情况通报
绵阳市社科联
2016年8月18日
附件1:绵阳市社科智库建设工作委员会人员名单
指 导:
黄 兵 四川省社科联规划评奖办公室主任
何季德 绵阳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主 任:
刘仲平 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副主任:
毛晓红 西科大社科处长、学报主编、校社科联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