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日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绵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已于近日获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按照规划 ,首批将在城区选取二十余个有条件的加油加气站增设充电站,作为启动试点。计划在五年内分别选取圣水寺停车场、东辰新天地停车场以及高新区管委会等几处行政单位的停车场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示范点。同时,我市将组建市场化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公司。
该规划立足于满足绵阳市新能源充电汽车的充电需求,着眼于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规划范围以绵阳中心城区为主,包括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科创园区、经开区,逐步辐射延伸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周边各县、镇。规划的充电设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专用充电设施,包括公交车充电设施、短途客运充电设施和环卫充电设施。专业充电设施有余力余量时可为社会车辆服务。二是包括快充和慢充在内的公用充电设施,快充包括乘用车(含私人乘用车)、出租车、小型物流车等社会公共充电设施,慢充包括在居住小区、企事业单位、各类院校、公共建筑等停车位配建的充电(交流)桩。
去年初,我市首批30辆“绵阳造”纯电动公交车上路试运行。同时,位于小岛和南湖公交车枢纽站的4座专用充电桩也正式投入使用。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计划到2020年,新增充电汽车以及新建交流(直流)充电桩都将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在城西、城东、城南、城北建4座公交专用充电站,3个直流充电桩群,直流充电桩上百个,公交专业充电设施有余力余量可为社会车辆服务。在短途客运方面,计划到2017年,规划建设南湖、富乐、平政、火车站汽车站充电站4座、直流直流桩50个,可满足约200辆短途客运车的充电需求。到2020年,规划新建8座充电站,共建直流充电桩75个,包括游仙、永兴、金家林、松垭、塘汛、新皂、高新区、青义等地,可满足约300辆短途客运车的充电需求。同时,将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环卫车充电设施。( 兰建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