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接受市级媒体专访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8-06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群众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让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加强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宣传。根据市民生办和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部署,8月5日,由绵阳电视台、绵阳日报和绵阳晚报等市级媒体记者组成的民生工程采访报道导组莅临市司法局,对2014度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和推进情况进行专题采访报道。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伟同志接受市级媒体采访组专访,2014年,省上下达绵阳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共三项:一是为受援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35000人次,已完成21570人次,完成率61.6%;二是新建1个县级规范化法律援助受理厅,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率100%;三是新建20个镇乡、街道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已完成18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率90%。

刘伟局长在采访中指出,近年来,我市通过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着力推进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工作并取得实效,每年受理案件超过3000余件,仅今年1-7月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5514人次,受理案件2416件。通过法律援助,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6906万余元。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在市县两级建立了11个法律援助受理大厅,在镇乡(街道)和社会组织建立了28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社和社区建立了85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实现了法律援助全市全覆盖;二是规范法律援助服务行为。为了保证法律援助依法、规范、有序开展,编创了全省首个《法律援助程序细则》,通过几年的实施,推进法律援助工作进入规范化建设快车道。2014年,司法部确定绵阳为法律援助规范与质量评估工作全国示范城市;三是坚持开展服务特殊群体的专项行动。为切实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职能、维护稳定。2012年以来,我市两次开展春节前后服务回乡和返程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共计受理案件570件,帮助4102名务工农民讨回欠薪6332万余元,此项工作得到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肯定性批示;四是推行“3154”法律援助窗口服务模式。为提升政府法律援助社会公信力,积极推行“3154”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努力打造便民服务示范窗口。
市级媒体采访组还对涪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和城郊乡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基层法律援助机构进行实地采访报道,对涪城区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和村(社)法律援助联络点建设等成功经验进行专题宣传报道。

    (绵阳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科  张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