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5.12特大地震以来,花荄镇出现了多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斩龙村、太平村、先林村、柏杨村、回龙、红花、竹园等区域,突出表现为滑坡、崩塌等灾害类型,严重影响周边农户、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我镇采取多项措施,积极防治地质灾害。
一、完善监测预报网、落实监测预报人。该镇地质灾害预防主汛期为5月1日-10月中旬,镇、村、组、点设立四级监测网络,镇设监测站,行政村、组设监测组,点设监测人,实行群测群防方针。镇监测站对灾害点进行登记造册,由属地村长任监测组长,监测人任信号发布人;监测人负责对天气预报进行及时传达,对灾害点进行实地监测,认真作好监测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刻发出预警信号,及时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并迅速上报;监测组长要定期组织监测人对所辖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摸底排查,落实巡查、排查制度;经常督促监测人进行监测,询问变化情况,以便作出相关判断,并选定安全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镇监测站,经常对各点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掌握变化情况。
二、积极防治、主动避让。在镇政府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对辖区内的隐患点,危害点,认真落实预防措施,细化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抢、撤”方案、划出警戒区域、制作警示标志;对既定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发动群众进行群防群治,创造条件分别进行治理,作出防治规划,动员村民主动避让,防止地质灾害的危害。
三、制定预案、积极应对险情突发。花荄镇在汛期来临之前便制定出汛期地质灾害防止预案,成立地质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应急分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如有临时急发险情,属地信号发布人发布信号,第一时间及时报镇应急指挥部,并率先组织现场撤离,镇领导小组,应急小分队火速赶赴现场进行相关工作。治安、医疗、民政等及时配合,确保灾害损失最低点,及时收集整理灾情并按时上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