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3-11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三台县:壮大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台县通过抓粮食生产,发展现代畜牧业,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力推农业产业上档升级。狠抓粮食生产,既是巩固提高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之一。三台县按照“稳定面积攻单产,科技避灾争主动,优化结构提品质,产业化经营增效益”的发展农业思路,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产业化体系培训工程”为基础,大力推广“四新”示范和“五良”配套新科技、新技术。

为充分显现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该县分别在塔山、建平建立了两个5万亩示范片,其中核心示范片面积分别为5000亩;在新生——断石、观桥——鲁班、石安——高堰、芦溪——立新建设了4个3万亩示范片。其余各镇乡都从本地实际出发,创建了高产示范点和攻关田块。

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核心示范区为抓手,集中项目资金,突出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产业带状发展、块状聚集,有力推进了30万亩优质水稻、30万亩优质玉米、40万亩优质油料产业基地建设,集中发展了5000亩特色紫薯和10000余亩黑花生。以实施“1351”优质肉猪工程为载体,紧紧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目标,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模式,使该县养殖产业呈现出六畜兴旺的好势头。去年全县出栏生猪188.6万头、家禽2139.9万只,各类养殖大户已达5238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猪场6个。该县在着力抓好神龙粮油、江苏雨润、潼川豆豉、金鼓粉条、佳乐农业、向阳红藤椒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小寨子、新希望、台沃、康尔达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市场、做优品牌。

去年,该县市、县农业龙头企业分别新增4家、6家。如今,该县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到60家,其中3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10%。全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8个,全县总数达到198个,实现经营服务收入8.9亿元,带动农户达18万户(次)以上,刘营镇青龙生猪专业合作社荣获了“秀山杯”全国50佳农民专合组织桂冠。在“两化”互动中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推动三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的新起点,更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北川县:制定发展高位求进

近日,北川县召开了经济工作会。会议在对过去一年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后,结合实际对下一步北川发展振兴和加快发展做出了安排部署,要求进一步提振士气、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北川对自身情况及发展战略进行了再分析、再梳理、再细化、再安排,由此,北川经济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今年,北川将牢牢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全面开发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紧紧抓住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成德绵乐同城化和“绵安北”产业带建设,合理利用山东省对口援建和合作所搭建的市场和资本平台,深入挖掘北川经济社会发展独特的内生动力,掀起一股抓产业、抓项目、抓发展的热潮。该县还将进一步抓项目促投资,抓工业促发展,抓农业促增收,抓旅游促繁荣,抓招商促增量,抓财金促保障,抓责任促落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发展振兴的关键之年北川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通过统筹推进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2011年,北川经济发展呈现追赶跨越之势,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实现了发展振兴和“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2亿元,增长14.5%,二三产业增速均在全市名列前茅;财政总收入实现4.43亿元,增长19.6%;全年接待游客175.2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7.1亿元,增长225.4%。

涪城区:抓开放抓投资构建发展新格局

涪城区整合力量创新成立4个专业化招商分局,全年引进内资项目48个,到位内资52.8亿元、增长24.2%,引进外资项目4个,到位外资5396万美元、增长118%。延续2011年的强劲势头,涪城区将2012年确定为“开放合作突破年”。

该区将围绕总部经济、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等发展重点,突出重大项目引进,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开展园区招商;充分发挥豪德、裕都等落户企业资源优势,加强与本地大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发挥招商分局作用,组建招商专业团队,大力开展专业招商;深化与各类商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大力开展中介招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考核体系,大力开展环境招商。力争全年到位内资45亿元、外资4000万美元。

该区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继续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保持投融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支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投向及规划支持重点,注重从特殊政策中挖掘、谋划和准备一批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市年度“大盘子”。主动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做大做强富诚担保公司,加大信贷争取力度,争取更多信贷投放。主动对接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实施细则,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规模。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

安县:踏上跨越发展新征程

充满激情、奋进和希望的2012年,安县提出要牢牢把握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的战略机遇期,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做强做大产业、做大做美城市、做牢做优基础、做实做好民生,加快建设全市经济强县,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奋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跨越。

新的一年,安县以工业园区为龙头,加快实施“产城一体、两化互动”,加快发展优势企业,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重点支持银河建化、华晨汽车、好医生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推进骨干企业上市。安县确定的目标是:五年内使园区进驻企业达到150户,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利税超过15亿元。在以工业为重的指导思想下,安县加快实施一园多区战略,着力构建精细化工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和材料产业园三大园区,为工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该县坚持在“招大引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做强做大,致力在企业融资、用工、解决企业生产困难和基础配套方面下功夫。安县工业园区负责人介绍说,仅园区8平方公里的防洪体系,安县就投入8000余万元。近年来,安县不断提升园区投资吸引力、项目承载力和产业竞争力。累计投入30个亿,实施了园区30余公里道路硬化,并着力创新园区管理和开发机制,打造一流省级开发区和示范工业园区。

平武县:2012年再建“工业强县”

2012年,平武县生产总值将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31.4%;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8.7亿元,同比增长22%;农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4%;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50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0元,同比增长8%。

该县将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资源工业,提升园区整体效益。做好河北—平武工业园区项目建设;水电开发;矿产加工;农产品加工企业项目建设四项工作。深入实施“园区倍增计划”,年内完成河北—平武工业园区首期10万平方米安置统建房和1号、7号道路建设;完成LED亚塑项目建设,启动投资服务创业园建设。完善提升南坝工业集中区基础服务设施。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力争年内签约项目5-8个,引进11家企业入驻河北—平武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协议引资15亿元以上,到位资金8亿元以上,10个项目落地开工建设,5个企业竣工投产。

着力抓好古城、南坝、叶塘、土城一二级、泗耳一二三级、三岔等10座装机34.5万千瓦在建电站建设;确保叶塘、泗耳二级、三岔3座装机10.2万千瓦电站在年内竣工并投入运营,实现产值600万元,实现税收10万元;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扯马索、高坪铺、平通3座装机11万千瓦电站,并完成投资1350万元;全力做好铁笼堡、小坪子等12座装机43.69万千瓦拟建电站前期准备工作。

重点抓好平武锰业集团年产3万吨电解锰项目、天雄锰业电矿冶一体化项目、双凤选矿年产10万吨铅锌粉技改扩能项目、雄升科技公司年产5万吨高纯硅技改扩能项目,实现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新增工业总产值1.1亿元,新增税收2000万元;新开工建设吉鑫选矿厂,完成投资2000万元。

2012年,力争新引进项目11个,协议引资20亿元,到位资金12亿元,新增税收1.2亿元。

江油市:成立全省首个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

近日,江油11个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发起成立了“蜀岭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据了解,这是全省首家区域性、跨专业种类的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组织。

江油目前已发展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270多家。为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源,打造农民联合、合作经营旗舰,做强江油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国际大市场,推进区域性农业产业化发展,由江油宏旺养殖、德太葱业等11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率先在全省成立了“蜀岭”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该组织成立后,将吸纳江油优良合作社参与合作经营,通过在联合社内实行“统一生产资料购销、统一规程操作、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风险保障、统一盈余分配”制度,加速各合作社发展,共同做大“蜀岭”农产品品牌,打造江油现代农业航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