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刑满释放欲离婚 法庭调解唤亲情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6-09  发稿编辑:景秀丽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特殊离婚案件,挽救了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
       2011年5月10日,安县小坝镇某村村民向某某情绪激动地来到桑枣人民法庭,要求与丈夫陈某某离婚。承办法官发现向某某胳膊、颈部、背部等处淤青明显。原来,向某某1991年经人介绍与陈某某结婚,并生有一子,二人结婚后经常因家庭琐事打架。被告更是因为家庭困难,染上了盗窃的恶习,并因此被法院判刑。刑满释放后,妻子苦口婆心开导劝告他,要其痛改前非,陈某某都发誓要重新做人创家立业,可谁知陈某某恶习难改,又先后因盗窃被判刑,三次科刑入狱达8年之久。出狱后,脾气古怪,容易冲动,在半年内就又多次殴打其妻。向某某向法官们陈述时,满腹委屈,表现出对婚姻的失望情绪。
       桑枣法庭承办法官在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的时候,被告陈某某表现出极大的抗拒情绪,表示无论如何不同意离婚,扬言反正自己坐过三次牢,也就破罐子破摔了,如果法院判决准许离婚,其将对原告实施报复。承办法官又多次找到被告陈某某了解情况,发现被告情绪更加激动,有走极端的苗头。
       该案具有特殊性,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关系到家庭和谐、稳定的离婚案件,更是让一个三度入狱的被告再拿着一纸释放证出了监狱后能否找准人生方向、增强改造信心的转折点。桑枣法庭庭长杨雪波在听完承办法官的汇报后认为,本案应在开庭前多做调解工作:对原告宜耐心细致的谈话了解其的心理状态和真实想法;对被告则宜采用情感攻势,多做帮教工作,让其领悟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温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与原告向某某的谈话中,承办法官得知被告陈某某在服刑前与妻子尚有感情基础,且向某某在丈夫服刑期间曾前去服刑地探望,还多次汇钱给丈夫。承办法官在了解案情后,考虑到双方结婚已经20多年,儿子也已经成人,离婚可能导致这个家庭解体,对双方和儿子来讲都是一个打击, 于是承办法官积极调整思路,以维护家庭稳定、促进家庭和谐为目的,从其儿子顺利成家立业为突破口,多次调解促使双方和好。
       承办法官从情入手,让原本就不想父母离婚的儿子一起做向某某的思想工作。同时,多次教育被告陈某某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对,并当面向原告向某某道歉,使原告委屈、失望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在审判员的主持下,向某某和陈某某在调解室里进行了一番交谈。向某某表示愿意和好,回到陈某某身边,并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说到这里她语音梗塞。陈某某沉默了一会,然后对妻子说:“这么多年来你为我、为这个家吃了太多苦,如果我答应你努力改正缺点,踏踏实实找份活儿干,你能回到我身边吗?”,在得到妻子肯定的回答后,陈某某对妻子说了句:“那我们一起回家吧!”  
       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法庭工作人员和亲属纷纷祝福他们,希望他们好好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姻缘。这真是:高墙难断夫妻情,夫妻感情今犹在;法庭调解唤亲情,夫妻双双把家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