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2010国际国内十大新闻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1-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国际新闻


       1、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
       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这是目前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涵盖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使双方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效率显著提高,为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海地强震 重建艰难
       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粗略估计造成20多万人死亡,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为海地200年来最严重灾害。灾后重建进展缓慢,至今仍有约130万灾民住在临时帐篷里。10月,海地又暴发霍乱疫情,数周内蔓延全国。截至12月22日,霍乱疫情已导致近2600人死亡,超过12万人接受治疗。地震、飓风、霍乱以及政局动荡,使海地人道主义局势日益严峻。
 

       3、东北亚局势 持续紧张
       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黄海)爆炸沉没,104名官兵仅58人生还。5月20日,韩国公布调查结果称,“天安”号遭到朝鲜小型潜艇鱼雷攻击而沉没,朝方称其与这一事件毫无关系。11月23日,朝韩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相互炮击,造成韩方4人死亡。朝方称,交火事件由韩国向朝鲜领海发射炮弹而引起。11月28日至12月1日,韩美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美国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参加。12月3日,为期8天的日美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演又在日本周边海域展开,东北亚局势一年来持续紧张。
 

       4、冰岛火山灰 致欧洲航空瘫痪 
       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在高空向东向南飘散,在挪威、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以及俄罗斯等多国上空聚积,导致欧洲空中交通一度瘫痪,波及全球空运。火山喷发一周内,欧洲取消约10万架次航班,经济损失达数十亿欧元。持续约40天的火山喷发还对冰岛畜牧业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
 

       5、墨西哥湾漏油 酿生态灾难
       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湾水域爆炸起火并最终沉没,导致11人死亡和大量原油外泄。事故发生后,堵漏工作一波三折,不断受挫。9月19日,美国政府宣布漏油钻井被永久性封堵。其间,400多万桶原油流入大海,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对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6、新兴国家 全球经济地位上升
       4月25日,世界银行决策机构发展委员会表决同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重提高到47.19%。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通过份额改革方案。2012年前,IMF将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世行和IMF在治理改革上相继取得突破,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和IMF第三大份额贡献国,在两大机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
 

       7、欧债危机蔓延
       4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再次下调希腊信用评级。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也先后被下调,2009年年底在希腊首先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蔓延之势,严重冲击欧元稳定和欧元区经济复苏。5月2日,欧元区启动希腊救助机制;11月,债台高筑的爱尔兰也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市场还担心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时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为应对债务危机,欧元区多国被迫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8、全球第一个人造单细胞生物诞生
       5月20日,美国基因专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培育出了全球第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组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这一成果向人为创造简单生命形式迈出关键一步,并有助于推动新型生物燃料合成工艺的研究。这一成果有望开启基因工程新纪元。
 

       9、智利矿难救援创造奇迹
       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井下700米深处,在艰难的条件下团结自救,顽强求生。智利举全国之力,在国际社会帮助下展开救援行动。经过两个多月努力,于10月13日将被困矿工全部救出。此次救援规模和难度之大、矿工井下生存时间之长,世所罕见,创造了世界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10、美量化宽松政策 引发他国质疑
       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在2011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这项政策在全球引发广泛质疑与批评。
       批评者认为,美联储“大印钞票”以刺激经济复苏,实际效果难以预料,并将导致美元流动性泛滥和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涌向其他国家,危及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复苏。
 

       11、“节衣缩食”
       10月26日,在法国巴黎的参议院门前,一名老人站在抗议退休制度改革法案的学生中间。始于年初的欧洲债务危机,动摇了欧洲人的高福利“保护网”,打破了欧元区“不救助”陈规。但是,彻底防止债务危机扩散、弥补欧元区乃至欧洲联盟体制性缺陷的“防火墙”尚未成型。
       2010年10月31日,朝鲜金刚山景区,南北离散家属短暂团聚之后,各自离去。以离散家属团聚为界,2010年,朝韩关系陷入紧张、缓和、再紧张的轮回,一度面临战争风险,韩美、美日频频举行军事演习,更牵动东北亚安全局势。

 

 


 

 

国内新闻


       1、调控房价政府连出“重拳”
       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调控房地产市场,被称为“国11条”;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正式出台, 从坚决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等多方面遏制房价,被称为“新国10条”;9月,多部门分别出台措施,再次打出房地产调控“组合拳”。房价调控“重拳”贯穿全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效抑制了投机性需求。
 

       2、中国高铁里程跃居全球第一
       1月7日,铁道部首次对外发布消息: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以来,我国高铁一再刷新世界纪录:京沪高铁全线贯通,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铁;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486.1公里,创造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
 

       3、人大代表选举实现城乡“同票同权”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被形象地称为“同票同权”,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农村和城市每1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如今1:1的变化。“同票同权”,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4、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被誉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性盛会”。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184天时间里,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成为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博览会。
 

       5、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拍回月球影像数据,完成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直接地月转移、成功环月等既定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这标志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为月球“软着陆”和更远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基础。


       6、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全会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7、第六次人口普查进行
       11月1日零时,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启动,涉及约13亿人口,共有600多万普查人员参与。这是近年来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这次普查首次把在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11月15日,人口普查顺利完成入户登记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预计到2011年4月,这次人口普查将公布主要数据。
 

       8、“天河一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
       11月17日,第三十六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发布,我国首次有两台超级计算机位列前三。其中,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二期系统以实测运算速度每秒2566万亿次位居榜首,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9、“国16条”稳物价保民生
       面对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11月19日,《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16项措施,包括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随着这个被群众称为“国16条”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地菜价应声回落,社会情绪逐渐稳定。
 

       10、我国粮食产量“七连增”
       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长2.9%,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七连增”对保供给、保物价、保民生和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圆满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