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妨害公务案件,使以暴力手段阻碍公安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九名被告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确保了灾后重建项目的顺利进行。
北川县安昌镇下河坝村的安昌第二小学被征地拆迁,在施工方进场时,当地蔬菜村尹某某、王某某等少数村民因承揽学校重建工程未果,遂聚集几十人围攻施工人员。并对正在现场执行公务的民警张尧、桂正江采取抓扯、推攘、殴打等暴力手段,致使桂正江轻微伤。
北川法院受理该案后,认识到该案对灾后重建有重大影响,社会关注度高,如果不能依法迅速处理,将严重阻碍政府的依法拆迁、拖延重建步伐。为此,院党组高度重视,由分管副院长指导合议庭对该案制定审理方针:提前介入掌握案情;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当天立案、当天送达;开庭审理后,合议庭当即合议,审判委员会及时讨论研究;定案后及时宣判。由于涉案人员众多,复杂性强,难度大,合议庭庭审前针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周密部署,准备了应急方案。虽然案情错综复杂,仅公诉机关移送的卷宗就有近一尺厚,但合议庭成员加班加点阅卷,细抠证据材料,梳理其间的关系,使得长达7个小时的庭审秩序井然。
北川法院认为,被告人尹某某、王某某等人阻碍公安机关执行公务并殴打民警的行为,已构成妨害公务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采纳。九被告人威胁、殴打依法履行职务的公安人员,其行为严重阻碍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扰乱正常的灾后重建秩序,其情节恶劣,社会影响极坏,应依法予以严惩。对于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的被告人,予以从轻处罚;对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被告人,酌情从轻处罚;对于案发后确有悔罪表现的被告人,适用缓刑。
宽严相济的判决结果即震慑了犯罪,又给当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庭审时,案发当地很多群众到庭参加了旁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法律宣讲课,让他们受益匪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