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九洲电器集团向100亿元目标迈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6-13  发稿编辑:刘庆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创立于1958年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大型高科技企业。51年的自强不息,51年的高歌猛进,铸就了九洲的非凡业绩。九洲集团是全省32户大企业集团之一,也是我市继长虹之后又一即将迈入百亿企业行列的大型骨干企业。


    九洲年科研项目200余项,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51年来,九洲先后圆满地完成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86项。2007年5月,九洲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至高荣誉——“重大贡献奖”。九洲创造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与制造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条全频道共用天线、第一套城市联网型有线电视系统、第一台G3类电话图文传真机、第一套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系统……所研制的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圆满地完成了全国4万余个行政村的广电盲区扫除任务;所开发的DMBT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取得内嵌VIACCESS的DVB-S产品授权,成为全球首家合格供应商,并成为全国40余个大中城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的主供应商。6月3日,九洲又传捷报:2010年连续第9年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位列第40名。


    51年间,企业的资产规模由建厂初期的3583万元,增加到了68亿元,增长了180多倍;仅在过去的5年中,就为国家上缴税金5.28亿元。今年1-5月,九洲集团实现销售回款46.66亿元,同比增长63.28%;营业收入41.41亿元,同比增长95.36%;工业产值38.63亿元,同比增长78.60%;出口创汇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16.42%。今年,九洲预计将实现工业产值、营业收入跨越100亿元,跻身四川省百亿企业行列。


    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路径


    在董事长张正贵眼里,一个企业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卖点。1996年末,九洲没有新产品推向市场,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当时,为了开发国际市场,二次雷达的一个新产品已经投入了600多万元的科研费用,但何时能够见到效益大家心里都没有数,如果继续投入研发,需要再投入600多万元的资金,此时的九洲资金非常紧张,工资都很难保持按时发放,继续研发则必须贷款。中层干部会讨论,不少人都反对再投入。张正贵在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后果断拍板:继续投入。张正贵认为,科研人员必须要有项目搞,3、5年没事干,这批骨干就荒废了,甚至离开九洲。通过科研可以培养一批人才,而且企业有了产品完全可以去寻找市场。


    九洲以“人才工程”、“专家工程”为载体,规划到2010年培养造就高层次优秀科技、经营管理、技能型人才1000人。目前,共计900余人列入九洲“优秀人才信息库”。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由不到500人壮大到350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硕士、博士由1人增加到316人,技术专业覆盖军民品两大主业。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原动力。九洲企业技术中心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现已成为以绵阳本部为中心,以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等四大分中心为支撑,集军事电子和民用技术研究开发于一体的高水平研究中心。涉及研究领域近20个,年科研项目200余项,承担国家“863”、“973”科研项目6项,国家、省、部委科技创新项目86项,每年科研经费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8-10%,形成了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为主要方式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坚持军民融合、科学发展战略


    2002年末,针对民品发展乏力、产值连年在两三个亿徘徊的尴尬现状,九洲高层果断决策:九洲生存发展的根基在军工,做强做大的出路在民品,必须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2004年初,九洲强势出击,整合各方资源,投入巨资发展新型产业——数字电视设备,当年民品发展初见成效;2005年,在28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中,民品比重迅速攀升到53.3%,一扫民品发展乏力的颓势;2006年九洲民品破蛹成蝶,异军突起,近三年产值分别达到40亿、45.67亿、63.13亿元。


    九洲利用多年在军工产品方面的技术积累,成功开发了技术领先的有线电视设备、数字电视设备、民用航空管制系统、人防机动指挥通信系统、公安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和军民两用产品,并成功地将军工技术应用到数字电视、LED、RFID等新产业的产品研发中。目前,有线电视产品和数字电视产品已成为九洲民品的支柱产业。“九洲牌”数字机顶盒产品在全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中市场覆盖率全国第一,“九洲牌”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信息网络系统产品的产销量连续25年居行业首位。军工技术支持民用产业,九洲成功走出了以军扶民之路。


    同样,民用产业反哺军工,九洲也成功走出了以民促军之路。2004年,国防急需的某项目由于技术难度大,许多单位望而却步。九洲获此信息后,立即召集科技人员分析论证。从获得信息到果断决策仅用了不到十分钟,从主动请缨到攻克难关、完成任务仅用了一年左右。九洲的快速反应和攻坚克难的科研能力让上级机关和业内同行刮目相看。


    2007年初,在九洲冲击50亿的关头,九洲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副总设计师以上的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制订“3+1”产业结构、“232”战略途径、“12351”目标体系,科学规划建百年基业的发展蓝图。九洲下一步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构想得以明确,创百亿企业的战略更加清晰。2007年底,九洲以敏锐的目光密切关注国内市场动向,在直播卫星电视“村村通”项目情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九洲高层大胆决策,预投了30万套直播卫星接收系统的物料。


    2008年12月,国家直播卫星电视“村村通”项目招标,九洲集团先人一步,一举夺得55万套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标的,居行业第一,并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了30.4万套供货。2008年,九洲空管系统科研生产基地项目破土动工,依托中国科技城的政策和资源优势,九洲将建立起集研发、生产、试验于一体的军民用空管系统产业基地。通过推进国家“863”计划以及多项空管科技成果的转化,九洲将形成覆盖空管系统上下游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


    目前,九洲瞄准空管系统在低空领域开放和民航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正致力于与民航飞行学院、中国商用飞机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开展合作,致力于将成熟的军民两用技术向更广阔的领域推广和应用,为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创造新的亮点。


    2009年,在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压力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困境下,九洲逆势前行,攻坚克难,稳步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3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值的100.51%,同比增长36.58%;实现销售回款81.0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值的108.02%,同比增长32.28%;实现营业收入73.0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值的110.62% , 同 比 增 长32.38%;利润总额3.6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值的130.31% , 同 比 增 长21.27%;上缴税金2.1亿元,同比增长13.10%。


    2010年是九洲集团创百亿元企业,实现百亿元跨越的决战决胜年。2010年,九洲军工面临大好发展机遇。在领域拓展方面,伴随“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九洲还可望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在对外合作方面,九洲将通过紧密合作,引入智力资源,形成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同时借力进入新的领域和市场。在军工技改方面,通过项目实施和灾后恢复重建,公司的生产、研发、试验能力和手段得到较大提升。特别是抓住国家大力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有利机遇,稳步推进灾后异地重建工作,投资15亿元在九洲科技工业园内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二次雷达空管系统科研生产基地”,提升九洲空管产品及二次雷达系统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九洲军工科研生产能力。这一项目预计在2010年全面竣工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值50亿元的经营规模,成为九洲的又一重要增长点。在民品的发展上,九洲将按照“聚焦核心产业,争创行业一流,规模效益并重,成就百年九洲”这一指导方针,进一步围绕数字音视频、LED和RFID等重点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增强科研开发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不断提高品牌营销能力,持续巩固行业地位,在2012年,努力实现年数字音视频产值50亿元,LED产值30亿元,RFID产值10亿元。到2015年,数字音视频产值力争达到70亿元,LED产值50亿元,RFID产值30亿元,这些极具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的项目,无疑将会为未来九洲的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九洲集团抓抢机遇,正向100亿元目标迈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