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5-17  发稿编辑:刘庆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反映。我国的行业协会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起来的。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行业协会已从恢复登记时不足1000个发展到目前的近7万个,已形成了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门类的行业协会体系,成为社会组织中代表性最强、作用最大、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力量,并且还在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增长。广大行业协会主动反映行业诉求、自觉坚持行业服务、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大胆应对行业纠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业务主管单位的配合下,认真履行职责,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我国行业协会的培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已经有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出台了关于促进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有近20个具有立法权的地方制定了相关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通过对行业协会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各地都加大了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协会登记管理工作,使行业协会发展逐步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对促进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深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为行业协会的发展带了了新的机遇。一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出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逐渐加大,为行业协会的发育和成长提供了空间。二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竞争行为,维护行业整体利益,需要行业协会积极发挥作用。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妥善处理对外经贸合作,保护民族产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也为行业协会提供了新的机遇。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布局结构还不合理,部分协会会员覆盖率较低代表性不够;部分行业协会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独立法人地位没有得到应有保障;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业协会的作用受到限制;对行业协会的政策扶持不够,理论研究不足;行业协会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有些深层次的问题是需要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入解决的,有些问题亟待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一起在实践中研究解决。


    在这种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努力将行业协会的独特优势转化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力量,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下一步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行业协会法制化进程。认真总结经验,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继续做好立法调研和法律法规起草工作,加快行业协会立法步伐,健全规章制度,尽快将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继续加快行业协会民间化步伐。积极推动政会分开工作,引导和规范行业协会从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其部门、企事业单位彻底分开,实现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向“政府指导、自下而上”的转变,形成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新型关系,推动行业协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活动。


    三是继续加强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和议事决策制度,把那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责任感、有公信力的业内龙头企业的优秀负责人吸收到行业协会领导岗位上来,逐步实现企业兴会、企业家办会,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四是继续优化行业协会发展环境。尽快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社会保障、税收优惠、劳动人事及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配套政策,为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推动建立政府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畴,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立专项财政基金,资助行业协会能力建设公共服务;积极探索建设孵化基地,解决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服务和管理所面临的资金,场所等困难。


    五是继续深入开展行业协会评估工作。按照“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的原则推动各地建立科学合理、公开公平、规范运作的评估制度。推动已开展评估工作的地方进一步健全评估机制,改进评估方法,完善评估指标,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研究建立评估配套政策,加强评估结果宣传,通过评估树立行业协会发展标准,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广大行业协会也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勇担社会责任,增强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推动行业科学发展、促进市场完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