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四个着力点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4-25  发稿编辑:刘庆

    当前,宣传工作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新兴传媒迅猛发展、舆论格局深刻转型、社会思想观念空前活跃、意识形态领域很不平静,许多长期有效的宣传理念、宣传方式、宣传手法和宣传工具已经或正在落后于新的实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性,体现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舆论导向、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着力点:


    ——坚持“三贴近”,着力“善”宣传。宣传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善于发动和依靠群众,善于紧跟时代步伐,使宣传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

 
    要善于将宣传工作重心下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依靠力量和工作主体也在基层。当前,宣传战线存在着明显的“波纹递减”现象,越到基层,资源越少、力量越小、声音越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把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做好。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更多地把资源投放到基层,把触角延伸到基层。要进一步强化县、乡两级的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选好配齐配强宣传文化干部,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干事、有平台干事”,确保县级、乡镇宣传工作力量适应纷繁复杂的基层宣传形势。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多办实事好事,在服务群众中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把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企业和乡村,直接面对基层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要减少会议、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要把更多版面、镜头留给基层和群众,多宣传基层典型、鲜活的人和事。


    要善于用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话语方式进行宣传。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宣传工作一定要考虑公众的认知能力和接收习惯,善于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进行宣传,要善于向群众学习语言。在抗震救灾中,两条群众原创标语,即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是青川县枣树村的庄稼汉面对天灾吼出的精气神,并得到温总理的赞誉。紧贴生活、紧贴时代的宣传语言,可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入情入理、情景交融”的效果,进而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


    要善于塑造可亲可敬的先进典型。典型是宣传工作的重要形式,典型引导是宣传工作发挥感召教化作用的基本手法。通过黄继光、邱少云等先进典型,我们了解到志愿军的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焦裕禄、孔繁森、王顺友、王瑛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先进典型,教育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人。所以,要提高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紧贴生活来挖掘和塑造典型,除了典型的人,还可以是典型的事,典型的话,典型的场景。要改变过去那种千人一面、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套路,着力塑造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典型引路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抢占制高点,着力“快”宣传。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在传媒高度发达、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舆论引导工作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进入发展的“黄金期”、矛盾的“凸显期”,公共突发事件呈现高发频发态势,新闻应急处置工作已经越来越成为一项常规的宣传工作。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十分重要,一点“小火星”,就可能燃起社会舆论的熊熊“烈火”,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从某种程度上讲,应急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影响着整个处置工作的最终成败。近年来各地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掌握新闻应急处置的制胜权,关键是要抢占社会舆论的制先权。必须第一时间发布事实真相,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先声夺人、先入为主。因为突发事件就意味着常规状态的打破,人们难免焦躁并产生极强的信息需求。如果此时媒体报道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各种流言、谣言就可能滋生、传播。及时就意味着主动,不及时就意味着被动。因此,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确保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


    ——掌握新技术,着力“强”宣传。当前,深入发展的“信息革命”正在催生宣传领域发生的一场激烈的“新技术革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较量,已经愈来愈演变成信息技术手段的对决。我们要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斗争,形成强势宣传地位,就必须掌握高新的宣传工具和传播手段。只有掌握宣传技术手段的制高点,才能掌握宣传工作的制胜权。当前,尤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新兴媒体超越和取代传统媒体,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我们一定要深刻洞察媒体发展的技术走势,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向数字领域和互联网领域延伸,积极拓展网络报、手机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领域和新兴传播阵地,及时掌握新的传播技术和占领新的传播领域,确保在深刻变化的舆论传播格局中始终保持主流媒体的强大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和管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领域,具有信息海量性、速度快捷性、成本低廉性、技术先进性等基本特点。加强网络管理,首先要充分认识、重视和尊重网络。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伟大里程碑,它带来了信息革命,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6亿人,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上网普及率超过27.1%,互联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媒体,网络舆论从附属型的舆论阵地转向舆论主阵地,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舆论。特别是3G手机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由固网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拓展延伸,使人人、时时、处处上网成为可能。可以断言,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络必将成为思想教育的“主平台”、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未来的宣传工作,必将决胜于网络!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讲,不重视网络的干部是落伍的干部,不重视网络的宣传是缺位的宣传。第二要提高网络沟通能力和技巧。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网络作为除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之外的“第五习惯”,增加了解信息的渠道,提高信息的甄别能力,保持政治敏锐性。要善于利用网络与网民进行交流。在与网民交流中,要使用网络通行的语言方式和特点,不能严词说教,不能官话套话连篇。对待网络事件,要实事求是,坦率真诚,决不能推诿敷衍、避实就虚。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收集管理。网络舆情从总体上讲是民意的反映,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心声,是网民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把这些意见收集、汇总起来,及时反馈给党委、政府,供领导参阅,能更好地反馈社情、通达民意、吸纳民智、促进监督,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网络反映的情况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更有别有用心的人和组织造谣惑众、煽风点火、误导舆论,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加强网络监管。要建立网络运用、管理、监督的技术平台和工作机制,积极运用和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把网络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


    ——抓好总协调,着力“大”宣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仅是宣传部门、宣传系统的工作,而是所有单位、所有部门的工作,可以说,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宣传工作。科学推进宣传工作,关键在于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宣传部门不仅要当好宣传任务的执行者,更要善于当好宣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策划者,科学地集成资源、整合力量、集聚优势,形成统一运行和整体效应。


    要加强横向协调,营造大环境。宣传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善于总揽而不包揽各部门的宣传工作,重点抓组织、抓策划、抓协调、抓联络、抓指导,要善于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指导各部门抓好宣传工作。要善于找准宣传工作与其他方面工作的结合点,使宣传工作融入到各部门业务工作中去,体现到各领域各行业管理中去,形成各行业重视宣传、各部门参与宣传的良好局面。


    要加强纵向联动,畅通大动脉。各级宣传部门,都是宣传工作链条的基本环节,都是我们党宣传机器的重要部件,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环环相扣、整体联动,才能确保宣传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市宣传系统要确保政令畅通,做到“共下一盘棋、同唱一个调”。


    要加强媒体整合,凝聚大力量。现代传播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传播渠道的广度,影响传播结果的效度;多媒体的传播效果,远远大于单声道传播效果的简单叠加。这就要求我们开展重点宣传工作要善于“打组合拳、打总体战”,善于将报刊台网联动起来,声、屏、报、网互动,指导各级各类媒体开展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主题统一、步调一致的宣传报道,做到全方位、广角度、多渠道,形成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集束效应和强大声势。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