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总是会有许多令人无奈的悖论。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既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倍增器,也会是一个国家在战略层面的命门与死穴。一个国家网络建设得越发达,在尽享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它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所受到的网络攻击的威胁也会越来越大——往往是在最强大的网络优势中,潜藏着最脆弱的网络环节。一旦重要的网络被瘫痪,整个国家安全就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美国曾多次发生信息网络系统失灵致使通讯瘫痪、基础设施损坏、大范围停电、船只停航的重大事故。1990年,全美最大的电话公司AT&T因为控制交换机软件中的一个程序设计小问题,所有长途电话服务业务暂停9个小时之久。1992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一条光缆被无意间挖断,结果它所属的4个主要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关闭了35个小时,成百上千的航班被延误或取消。1996年,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公司——美国联机公司,在正常维护中更换一款新的软件后发生故障,造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服务中断事件,使包括众多企业在内的600多万用户持续19个小时无法使用电子邮件、互联网络接入等各种网络服务,有的企业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冲突中,俄罗斯在出兵格鲁吉亚前就对格政府网站进行了协同攻击,导致其互联网服务器因流量过大而瘫痪。这是第一次与现实战争同时发生的网络攻击。幸运的是,格鲁吉亚是全球互联网依赖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这次网络攻击的结果只是给格鲁吉亚网民造成了些许不便,而非电力供应中断或金融混乱等灾难性结果。但是,如果发生冲突的是两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网络社会国家,后果就完全两样了——通过网络攻击就可以摧毁对方的金融、商贸、交通、通信、军事系统等核心信息系统,令其经济社会体系陷于瘫痪,其后果并不亚于用核弹直接轰炸一个国家的重要设施,甚至更为严重。
有鉴于此,美国特别重视来自网络空间的威胁,也特别重视发展网络进攻技术的研究。美国前任国土安全部部长迈克尔·切尔托夫在任期间,已初步制定了保证信息技术(IT)安全的“曼哈顿计划”方案,包括在政府和私营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强调要增加网络专家的编制,加强网络战部队的建设,也并非一时兴起。俄罗斯军事学说已经将网络攻击手段定性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保留了运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或核武器反击的权利。鉴于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宣称“美国核力量的基本任务是遏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使用”,国际社会已有人提出,应将“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战略理念作为一种国际谅解的模板,建议美俄签署一项“不首先使用网络攻击”的协议,以防止未来爆发具有等同于核战争的大规模毁灭性的网络战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