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绵阳市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灾难,绵阳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党委、政府的坚强指挥下,发扬顽强拼搏、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上级妇联和绵阳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市妇联荣获了全国妇联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绵阳市抗震救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市各级妇联干部的突出表现也受到各级妇联组织及市委的表彰。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绵阳市妇联迅速将工作重点转向困难帮扶和灾后重建,通过“送健康、送技能、送文化、送知识、送岗位、送政策”活动,带领全市妇女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围绕市委灾后重建中心工作,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家园重建和发展生产。一是组织全市农村妇女抢种抢插,唐家山堰塞湖泻洪后,我市安县、涪城、游仙、江油、三台、梓潼、盐亭等县迅速组织灾民生产自救,实现水稻、玉米满栽满插,保证秋季粮食收获。二是开展贫困母亲小额信贷申报工作,成立了四个重灾县的对口帮扶机构,积极落实省妇联“千村妇女重建家园计划”实施方案。三是积极参与我市“YBC”青年创业促进工作。四是汇聚多方力量,开展灾区妇女生产自救。市妇联针对女性就地就业,既可解决照顾老人、小孩,同时增加收入,又可随时了解政府永久性房屋建设的有关政策,积极协调游仙四川东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北川安置人员最多的擂鼓镇安置点,东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电子加工技术进行了现场演练,有300多名女性报名,3名女性代表已到厂学习,学后领回产品返回安置点培训其她女性,让更多的女性实现帐蓬加工就业,目前灾区的多个安置点都开展这种电子加工技术;安县妇联积极联系成都市妇联女性就业服务中心,在安县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开展了“抗震救灾就业援助行动”,设立“妇联女性就业服务点”,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邀请组织用工规范的企事业单位奉献爱心,提供适合受灾妇女的用工岗位2000余个,帮助受灾群众实现快速稳定的就业;涪城区妇联为了使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过得好”,在涪城玉皇镇小学举办了涪城区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培训班,对106名16-25岁农村妇女进行了美容美发、家政、计算机技能等培训,还将陆续在丰谷、河边等多个乡镇开展农村富余女劳动力预备制培训。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