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充分发挥主渠道优势 扎实服务春耕生产——四川省绵阳市供销社抓紧组织农资货源储备和市场供应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2-26  发稿编辑:景秀丽

 

人勤春来早,供销备耕忙。春节过后,四川绵阳市供销系统农资企业处处呈现繁忙的备耕景象。记者在三台县农资配送中心见到,进出车辆络绎不绝,搬运工挥汗如雨,化肥、农药和农膜仓库堆积如山。

市供销社主任岳正宴说,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市供销社早在1月份就发出文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安排部署2012年农资供应服务工作。

全市供销系统各农资经营企业利用已建成的7个农资配送中心、1427个农资连锁网点,全天候开门销售,敞开供应,并积极开展预约订货、送货上门等便民服务活动,做到农民随来随买,充分尊重农民的购买意愿,严禁搭配销售。游仙区供销社农资经营企业合鑫商贸公司已落实80%以上的产销供需衔接,其经营网点已储备各种农资商品占今年大春生产供应所需的近三分之一。

各地庄稼医院和社区综合服务社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能力,切实开展“两放心(放心农药、放心化肥)、三到户(农资商品、服务、质量承诺到户)、三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活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积极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帮助农民提高化肥利用率,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降低生产成本,助农增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市农资公司按照《绵阳市级化肥农药储备管理办法》,已落实今年5000吨尿素、5000吨碳铵、1300吨复合肥共计11300吨化肥及60万元农药的市级储备任务,积极争取从今年开始,将储备贴息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

市供销社坚持执行农资价格监测制度,今年新增加了监测点,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市、县农资行业协会及农资经营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模范遵守国家政策,确保农资商品质量合格,积极配合质监、工商、农业等相关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等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同时全面推广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树立供销社网络良好的品牌形象,引导农民到供销社购买放心化肥农药。

据调查,2012年绵阳市化肥总需求约40万吨,其中春耕生产需求27万吨。当前绵阳化肥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销售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年值闰年,农时推迟,全市供销系统1月份销售化肥1.5万吨,同比下降6.3%。二是1月末化肥库存4.7万吨,同比下降8.7%,主要化肥品种库存有升有降,从品种结构看,尿素、碳铵库存略微偏紧。三是购销价格普遍上涨,涨幅在5%-15%之间,主要影响因素是天然气供应非常紧张,导致部分化肥生产厂家停产或减产,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以及人工工资上涨。进口农药购销价格同比上涨5%左右,国产农药购销价格基本持平,库存货源充足,品种齐全,若不发生突发性大面积的病虫害,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

行家反映,自2009年国家取消化肥价格临时干预并放开经营渠道后,近几年我国化肥价格波动频繁,起伏难料。目前我市除供销社农资经营企业进行了一定冬储外,其他个体经销商基本无库存,如按大春化肥需求的35%-40%进行储备,全市应存储9-11万吨,现有库存虽然有一定缺口,随着货源的陆续组织,库存将进一步增加,若不出现异常情况,基本能确保市场的正常供应,但个别地方如梓潼化肥供应较紧张。当前我市大部分县市区尚未建立县级化肥农药储备制度,一旦市场供求紧张,将增大政府的调控难度,加之市场竞争加剧,农资经营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农民利益难以保障,市场秩序难以维护,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