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街道御营新村属旧城改造迁入区域,长期以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街为市“三乱”现象非常严重;辖区内纯居民多、破产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低保人员多、“几不管”小区多、吸毒人员多,居民对社会化管理方法谴责多、对管理现状批评多,对社区工作支持少、理解少,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街道党工委带领机关和社区干部克难攻坚,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城市区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业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使各项工作向着组织管理党员更先进、更科学,党员带领服务群众更信任、更满意的方向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街道党工委结合御营新村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经充分调查酝酿和认真研究,提出撤销原御营新村第一党总支部和第二党总支部,整合御营一、二、三、四社区内各级党组织成立南山街道御营新村(区域化)联合党委,对辖区内的居委会、党组织关系无归属的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等党组织实行直接管理;对有上级党组织、关系不在本街道的其他企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党组织,在不改变其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实行双重管理。实现了社区党建由“条块分割”向“整体联动”转变、党建资源由“分散隔离”向“有效统筹”转变、社区服务由“随意机动”向“规范长效”转变。
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实现了社区党建由“条块分割”向“整体联动”转变。联合党委将驻社区单位党建工作纳入统一领导和指导,享有“小巷总理”美誉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易德顺担任御营新村联合党委书记,小浮桥派出所所长、绵阳六中、御营一、二、三、四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联合党委副书记,区统计局、康居南山房管所、消防支队等所有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均担任了联合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副书记分别作出了任职承诺、签订了区域化党建目标责任书,使社区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的关系由松散型变为紧密型,实现了整体联动。截止目前,共召开4次书记会,3次党委会。环境卫生服务队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6月以来,分别开展了清扫垃圾、清除“牛皮癣”、 清理卫生死角、捡拾白色垃圾、清除杂草和对乱扔垃圾、横穿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5次。7月28日,联合党委为消防支队官兵送去了价值1.1万元的慰问品,8月2日,街道党工委书记郑毅同志为联合党委200余名党员讲党课。
区域化党建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初步建立,实现了党建资源由“分散隔离”向“有效统筹”转变。制定了联合党委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财经监督制度、承诺制度、述职制度,大力倡导“大社区”意识,以“党建大协作、资源大整活、群众大参与、工作大开展”为目标,在“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议事原则指导下,通过“党建工作联做、社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的形式,整合辖区资源共驻共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为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服好务,共享和谐文明社区建设成果。一方面,御营二社区这个老典型辐射和引领作用得以发挥。在御营一、二、三、四社区积极倡导不怕碰钉子、擅于宣传政策、舍得多跑路的“铜头、铁嘴、飞毛腿”精神,铸造社区品牌,实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力提高城市居民和辖区单位的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社区美誉度、知名度。另一方面,实现了区域内人才、经费、场地等资源的统筹共享。利用交警一大队四中队和消防支队资源,畅通交通,稳定治安,确保居民安全;发挥城管局执法优势,整治乱搭乱建和乱摆乱放,搞好文明创建;共享绵阳六中等学校的场所和师资,服务关心下一代,丰富文艺宣传。
党员群众互动的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实现了社区服务由“随意机动”向“规范长效”转变。着力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属地化、协作化、一体化,从解决社区各类问题、服务居民生活所需入手,全方位实施社区服务项目,让群众真正享受均等化、社会化、就近化、常态化的社区服务,不断深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项目化、功能化服务体系,努力使联合党委成为群众满意的“主心骨”。加强对辖区内志愿者服务队的指导,将辖区内的应急解难队、调解服务队、职业介绍队、计生服务队、治安巡逻队、环境卫生服务队、关心下一代服务队、文艺宣传队、家政服务队等9支服务队统一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截止目前:关心下一代服务队依托“双心少年文化宫”与四川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一同,举办了主题为“孝为德本教育之根、笃行孝道福寿康宁”的论坛活动,辖区居民代表50余人参加;治安巡逻队坚持每天晚上治安巡逻;应急解难队解决纠纷和困难12个。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