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6-27  发稿编辑:景秀丽

       北川县:打造“三基地一窗口”彰显特色
       为把“三基地一窗口”做成精品、做成典范,北川立足于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三基地一窗口”核心区、示范区和形象区,坚持谋定后动、规划先行。根据全县规划设计的“一个漏斗下”的原则,结合北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统筹编制了全县“三基地一窗口”专项规划。同时做好专项规划与相关区域的城乡规划以及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专项规划结合北川产业发展和功能定位,进行了严谨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在路线设计上,北川按照突出抗震救灾和重建集中地域原则等四原则,不仅做好外部与全省、绵阳的无缝对接,同时做好内部各参观点的有机衔接。
       北川确定了以“从悲壮走向豪迈”为主题,以“大禹故里,中国羌城,海纳北川”为区域形象品牌,形成了“禹里乡-唐家山堰塞湖-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区-卓卓羌寨-石椅羌寨-擂鼓八一中学-吉娜羌寨-北川新县城”的“三基地一窗口”参观路线。整个路线经过科学规划,参观内容充实、紧凑有序、交通畅达、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使游览者在参观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灾区的新风貌、新气象和新变化。通过集中地域等四个原则的打造,北川的重点展示区域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综合体,形成了统筹推进红色参观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乡村休闲、都市生活等各类资源的融合发展局面,培育形成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参观考察线路,满足多样性的参观考察需求。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区域羌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和市场共建。同时各点各有侧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让人穿行于重建奇迹。
       据统计,今年以来,北川的“三基地一窗口”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游客们在感受地震带给灾区人民伤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体会到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了灾区崛起的希望。23万羌山儿女将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以实际行动回报伟大的党和伟大的祖国。
 

       盐亭县:科技下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盐亭县注重以新技术、新技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实施“科技特派员”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已组织农业、畜牧、林业、蚕桑、农机和劳务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300多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培训100多期,参加人员20多万人次,筹集资金1200余万元,拓展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送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等方面的3万余册书籍下乡,放映农村科教电影115场,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各类合作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111个,入会10000余户;实行包种苗、包技术指导、包保护价回收的“三包”服务,让农民种得出,卖得脱,能赚钱。送科技到基层,传技术到万家,盐亭“科技财神”为黄土地注入了活力,大大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三年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2000余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平武县:“三位一体”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平武县再次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责任、再添措施,“三位一体”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该县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监管责任,各乡镇、县级各部门主要领导都是辖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和其他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都负有所管辖领域的安全生产首要责任。进一步落实相关部门监管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和分级负责、辖区管理、行业管辖等原则,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认真尽职履责,扎实抓好本行业、本系统、本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形成各司其责、分兵把关、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企业开展安全自检自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重点抓检查,拉网式排查隐患。该县组织交通、国土、公安、安监、林业等部门对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重点排查、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进一步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的落实,全力以赴抓预防,千方百计避免或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突出基层抓基础,多措并举强监管。该县进一步加强乡镇、村、社区等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把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及时延伸到村、社区、机关和学校,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突出特色抓宣传,形式多样造声势。结合当前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该县通过流动宣传车、宣传小分队、新闻媒体、LED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安全宣传,最大限度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法制意识;最大限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和生产经营者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县: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安县辽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整合各项资源所建,规划涉及安县黄土镇、花荄镇、界牌镇3个乡镇,34个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功能强的设施栽培区1000亩,核心示范片1万亩,辐射带动区10万亩。包括蔬菜(食用菌)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园艺(花卉)示范基地;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杂交水稻制种标准生产试验示范基地;体验农业核心示范基地。它是现阶段该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的样板区,是探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区,更是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具有强大的示范带动效果。
       安县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助农增收为宗旨,按照“大园区、小业主”的发展思路,采取“合作社+业主+科研院所”三方参与的经营方式,构建内连农户,外连市场的经营机制。整合资源,加大建设力度。整合涉农资金,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道路、用电、农机及营销网络建设。涉农部门积极向上申报和争取扶持资金,增强示范园发展后劲。创新方式,抓好土地流转。根据土地使用情况,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坚持“保持稳定、因地制宜、民主协商、依法规范”的原则,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使土地向园区流转,促使园区成为探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区。构建抗风险机制,要求所有业主所有项目参加农业政策保险,通过保险解决自然灾害风险;园区还将建立连接全国的市场信息网络平台,随时向业主发布全方位的产销信息,并指导业主按照市场要求种植,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产加结合化解生产风险。在建设园区的同时,入园业主在抓好生产的基础上,着手筹备投资建设年加工10万吨鲜蔬菜生产线,年可加工4万亩基地产出的鲜蔬菜,从而降低了园区蔬菜直销的市场风险。
       安县还下派农业科技指导员,发放指导名片,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园区开展技术服务;强化实用技术培训,把课堂办在基地上。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到基地参加现场培训,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直观、易懂,使参训人员学得进,能应用;做好综合协调服务,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创品牌,农业龙头企业、无公害产地及产品的申报等工作。政策扶持,创优发展环境。业主进入园区在生产经营上享受国家和县政府制定的有关税收、用水、用电、机耕、植保和金融信贷的优惠政策,农户进入园区还享受业主入园使用设施费用减半的优惠,农业部门给示范园区优先提供新品种、新技术,为园区业主提供农产品质量检测,产品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并给予产前、产中技术咨询、指导和服务。
 

        三台县:修路致富之道惠及农村
  三台县一直把县乡道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利用灾后重建、亚行贷款等契机,加大通乡公路的建设力度,有效提升了农村道路的承载能力,惠及了百万三台人民。“盐三路”是该县亚行贷款实施项目,由四川天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承建。该路全长13.4公里,路基设计宽度6米,路面宽度5米,属水泥混凝土面层,总造价1311万元。“盐三路”与“三盐路”隔山相向而行,横跨东塔、富顺、三元镇与盐亭县贯通。从2010年7月开始动工修建,工期为6个月,今年初正式通车,极大的方便了沿线5万多名群众的出行。
       据统计,三年来,该县共有灾后重建、亚行贷款通乡公路建设项目200多个,总投资超过4亿元。全县道路等级明显提升,通行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782公里,比2008年底新增544公里。全县63个镇乡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基本形成了农村公路与境内主要干线互通、互补的交通网络体系。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