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科学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正如一幅标语所说的“不发展受累,乱发展受罪,科学发展才得实惠”。怎样才能科学发展?那就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近日,笔者在四川省江油市九岭镇看到这么一幅标语:“种菜养猪建沼气,高效生态可持续”。一打听,原来这里是江油市有名的“蔬菜专业村”、“绵阳市科技示范村”、“四川省首批生态园区” ——九岭镇中河村。
据了解,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中河村的粮经结构已达1:9,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复种面积4000亩,反季节大棚蔬菜880亩,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七寸参”胡萝卜、辣椒、韭菜、白菜、莲花白、韩国萝卜、黄瓜、丝瓜、苦瓜等蔬菜成了村里的主导产品,畅销四川省绵阳、广元、成都、巴中等地。
尽管如此,在收上来的蔬菜中,难免有既不得卖钱又不能食用的部分,像白菜的菜黄、萝卜的苗、虫蛀的菜叶等,这些东西怎么办?当然可以秸秆还田,但未免可惜,当地群众就在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兰有斌的建议下,用它当饲料,养猪养牛,物尽其用,增加收入。
九岭镇是江油的近郊乡镇,因此,双休日兰有斌一般都回老家“兰家大院”去看看老母亲和其他住在乡下的亲人,顺便在村民中以案说法,调解村民之间的纠纷,为乡亲们增收致富出谋划策。
但养猪有风险,一旦发生猪瘟,就会前功尽弃。怎么办?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兰有斌就建议他弟弟、中河村党支部书记兰友军带好这个头。
中河村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生态园区”后,兰友军在村里率先开了个农家乐“兰家大院”。 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兰有斌经常在其中普法,成了村民心中的“普法大院”。因此兰家大院人气很旺,客流量大,每天产生不少剩菜、剩饭和择菜时择下来的菜黄菜叶,这些东西正好可以用来喂猪。因此,兰友军修了个大型猪圈,每年养猪300多头,仅养猪一项,年纯收入就达13万元。
通过5年的摸索,兰友军不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猪经”,而且还会给猪看病,打针,成了村里有名的兽医,大伙儿在养殖上碰到什么疑难,都去找他。在兰友军的带头和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兰有斌的帮助下,村里很快崛起了3个养猪大户。
要发展养殖业,单纯养猪不行,因此,兰友军和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兰有斌发动村民加大家禽养殖的同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养殖奶牛和菜牛。
得知村民钟山莉的姐姐在四川省绵阳市青义镇养有奶牛后,兰友军和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兰有斌就动员钟山莉在村里率先引进奶牛进行养殖。经过努力,目前,钟山莉的奶牛场养殖场已养有奶牛18头,每天产奶不断,牛奶都交给绵阳“雪宝”定点收购,年纯收入达3万元。
跟养猪相比,养奶牛的时间相对短得多,经验也相对不足,因此村里经常组织养牛户到江油市太平镇养殖大户罗建蓉的奶牛养殖场取经学习。
几年前,在国家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后,罗建蓉就在退耕的土地上种草,这样既可保持水土,又能养羊增加收入。但由于养羊的村民太多,收益不大。后来罗建蓉偶尔在《四川科技报》上看到养殖奶牛的潜力很大,就多方筹集资金,购回4头优质奶牛。由于喂养科学,精心护理,4头奶牛一天就能产奶150斤。罗建蓉尝到甜头,逐渐扩大规模,到后来,她的奶牛养殖场已有奶牛20多头,每天产奶400斤。并带动附近50多户农户养殖奶牛350头,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种植黑麦草200亩,还无偿把养牛技术、防病知识、挤奶技巧等传授给前来取经的农户。在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兰有斌的帮助下,钟山莉通过取经学习,受益匪浅。
在原先单一种粮的土地上改种无公害蔬菜,村民们赚了一道钱;收上来的蔬菜“下脚料”用来喂猪喂牛,大搞养殖业,又赚了一道钱;猪粪牛粪放到沼气池里产生沼气,沼气解决农户的燃料问题,相当于又赚了一道钱;沼液呢,用来浇菜,解决无公害蔬菜的肥料问题,再变相赚一道钱!哇,真够精明的!
这种精明,难道不是村民对科学发展观的朴素理解?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