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1-17  发稿编辑:景秀丽

       科创园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发展
       2010年科创园区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工作目标的 105%。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技改投资4.9亿元、财政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9%、72%、29%、81.8%,固定资产投资、技改投资和财政收入增幅排名全市前列。
       科创园区以打造精品园区为目标,积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010年,世行项目总投资2亿多元的16条道路基本完工。实施投资2400万元的城乡风貌打造项目90余项,翻新建筑10万平方米;投资2300万元完成了对辖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完善了辖区道路路灯安装和维护、30余公里道路的绿化、亮化提升。投资近1亿元的灾后重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对起步区及西区共20.1KM道路进行修复、改建,目前项目正在实施。
       2010年科创园区开工项目30个,其中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28个,计划投资8亿元,实现竣工11个,完成投资3.1亿元,2306户城镇居民住房、孵化大楼、天府学院维修加固重建等项目已竣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24亿元,投资增长达到70%以上,增幅排名全市第一。2011年科创园区将强势推进项目建设,灾后重建项目将于2011年5月前全面竣工。
 

       平武县: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2010年,平武县民政部门严格按照平武县委、县府要求,对平武县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截止2010年12月底,全县共救助农村困难群众1952人,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242.91万元;资助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重点优抚对象904人参加“新农合”,资助金额2.66万元;为了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平武县民政部门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县共5410户14165人享受低保,累计支出1327.8万元;新(改)建农村敬老院6所,新增床位610张,“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2%,并在平武县古城镇、响岩镇、水晶镇共新建爱心超市3个。
       平武县去年连续遭受“8.13”、“8.19”洪涝及泥石流灾害,全县15.2989万人受灾直接金济损失54340万元。为了尽快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平武县下发各类拨款救灾资金341.61万元,并组织、调运大批救灾物资确保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全部兑现受灾群众生活补助、慰问金、灾后农房重建款、过渡房补助金;建立一级物资储备仓库一个,二级储备仓库、储备点25个,三级储备点10个。累计发放棉被3780床,棉衣1893件(套),粮食20吨、食用油2吨,发电机10台,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安全越冬。
 

       江油:旅游年收入逾10亿
       江油市通过借力重建推动旅游景区和产品上档升级,2010年,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万余人,旅游接待突破2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已超过10亿元,旅游业呈现恢复性增长。
       灾后重建中,江油一手抓灾后接待能力的恢复,一手促进旅游产品质量升级。由河南省对口援建的李白纪念馆所有园林、建筑的重建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的要求开展,形成了纪念展示区、文物保护陈列区、李白研究交流区、李白文化普及区、游客咨询服务区,增加了陈列室面积,新建了杜甫堂、历史文物陈列室、李白文化普及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通过河南对口援建、旅游企业投资、中央产业资金和风景名胜资金等3亿元资金注入,江油旅游业灾后重建项目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旅游市场更加繁荣,旅游管理更加规范。
       江油还以绵江产业带为乡村旅游示范,成功将青莲镇创建成了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将方水乡白玉村、文胜乡安顺村创建成了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10年,又将新安镇黑滩村纳入示范村创建,并确定九岭、青莲、方水、八一、西屏等乡镇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规划了大型农家乐的发展。全市新建规模不同的农家乐达20余家。目前,全市星级农家乐达16家,九天唐园成功创建成为绵阳首家4星级农家乐。
       据了解,江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有效整合李白文化、自然山水资源,打造大景区,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李白纪念馆、李白故居和涪江六峡创建为国家AAAAA旅游区。力争把李白故里建设成为国际知名、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三台县:2010实现旅游收入8.55亿元
       三台县结合灾后重建,高标准、大力度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2010三台共接待游客216.96万人次,同比增长6.93%,其中梓洲杜甫草堂、凄江古镇、云台观等7个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14.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5亿元,同比增长26.48%。。
       目前古郪国云台观景区一期建设基本完成。梓州杜甫草堂3A级景区正加快交通、游览服务等软硬件提升。投资300余万元在永新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乡村旅游点1个,目前已新发展农家乐6家。高规格举办“首届三台啤酒节”和两届三台“美食节”,结合招商引资,先后6次组织企业参加“美国国际劳保用品展会”、“广交会”、“西博会”等境内外大型展会,三台对外知名度不断扩大。
       目前全县星级酒店和非星级酒店达14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农家乐达183家,其中星级农家乐5家。境内“3条高速公路(绵遂、成德南、绵阳绕城)、1条铁路(绵遂)”建设正加快推进,绵三、绵盐2条快速通道、新渡口大桥建成通车,通乡、通村、通社路网基本形成。同时,坚持不懈开展文明县城、法治政府、平安三台等创建活动,社会环境不断优化、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
 

       盐亭: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去年以来,盐亭县坚持以治水为中心,突出“加强水安全,改善水环境”,通过财政资金“撬动”、一事一议“拉动”、民间资本“推动”、涉农项目“带动”的投入机制,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不断提高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发展能力。
       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投资2.5亿余元,整治病险水库120座,新建渠系130公里,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500万方,年末蓄水达1.2亿方,新增有效灌面7000亩、节水灌面6000亩,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
       为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度,盐亭县积极创新投入机制,整合各方资金和力量。坚持用活政策,拓宽思路,调动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财政资金“撬动”、一事一议“拉动”、民间资本“推动”、涉农项目“带动”的投入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把农田水利重建任务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签订责任书,强化督促检查,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盐亭还坚持建管并重,通过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明晰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探索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