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我市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9-12  发稿编辑:景秀丽

       9月6日,全市文化系统半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顺利召开,来自各县(市)区、市直文化单位、局机关科室主要领导40余人参加会议。听取了各县(市)区上半年工作汇报,讨论了全市文化产业、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力争2015年,我市初步建成四大文化产业集群、三大文化产业园区和两大文化产业基地。四大文化产业集群:一是现代传媒产业集群,以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新报为核心组建报业集团,发展书报刊、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发行企业,建设川西北图书交易中心。二是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大力打造“李白”、“杜甫”、“文昌”、“嫘祖”、“大禹”、“羌族”、“三国”等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及地震游品牌及品牌版权保护。三是文艺演出产业集群,推出以大型舞蹈剧《大北川》为典型的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绵阳特色的文艺精品,推动和深化国有艺术院团体制改革。四是艺术品展销产业集群,打造一个集游览、购物、休闲、娱乐、地方特产、名小吃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艺术品市场,新建一条艺术品、旅游纪念品、民风民俗展示、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街。三大文化产业园区:一是依托老龙山、戈家庙农家乐休闲娱乐区和三江两岸文化休闲娱乐园区、仙海水上文化休闲娱乐园区等特色休闲娱乐区,打造绵阳百姓文化休闲娱乐园区。二是规划建设印刷、包装、装潢文化产业园区。三是规划建设集网吧、电玩、歌舞娱乐为主体内容的现代文化娱乐产业园(街)区。两大文化产业基地:一是规划建设创意文化产业孵化基地,为开发创意文化产品和创造品牌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和社会环境。二是规划建设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形成规范化、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艺术培训基地。
       市文化局局长马宗舜同志进行总结性讲话,他指出,一是要抓重大项目,充分利用灾后重建、西部大开发、科技城建设等有利时机,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北川》等精品剧目打造为契机,带动绵阳艺术人才、院团改革的发展。二是要抓资源整合,通过文化市场的连锁,产生规模效应,使文化领军人物脱颖而出;通过剧团的改革整合,使之既能承担公益项目,又能走向市场;抓好北川地震遗址、芙蓉汉城蜀汉文化城等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团结“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整合各地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三是要抓综合协调,形成上下联动机制,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注重文化安全,发掘文化人才,为全市文化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