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后重建 经济信息(五十二)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2-23  发稿编辑:刘庆

涪城城镇居民去年人均收入突破1.5万


    据涪城调查队150户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显示,去年,涪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000元,达到15406元,比上年增加2258元,增长17.2%,增幅高于全省7.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4.9个百分点。


    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以利息、股息与红利和出租房屋收入为主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资料显示,2009年,涪城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人均同比增加198元,增长63.2个百分点。


    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随着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该区城镇居民自主创业渠道拓宽,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增多,经营性收入增加。2009年人均经营性收入684元,比上年同期的462元增加222元,增长48.1%。


    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2009年,涪城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353元,比上年增加1730元,增长14.9%,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人均增加1764元,增长15.8%。


    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国家在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同时,加大了对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困难家庭和受灾群众的社会救济力度,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566人。2009年转移性收入人均3152元,比上年增加632元,增长25.1%。


梓潼4.2万口沼气池成“富民池”


    梓潼以实现农民生活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为目标,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积极实施“生态家园”工程,使新农村建设“沼气”蓬勃。梓潼注重建好沼气池建设示范村,通过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调度安排、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建设验收、统一补助发放,切实做到沼气项目“建设一口,使用一口,满意一口”。梓潼还大力推广“畜—沼—菜”、“畜—沼—果”等循环经济模式,以农村户用沼气池为载体,实行“林间树下搞养殖,园边地头建沼气”的立体开发,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庄园。截至目前,梓潼农村使用沼气的农户达到4.2万户,占总农户的41%,为农户增收节支4620万元以上。


三台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开门红”


    三台县按照 “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的总体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举全县之力抓项目、抓投资、抓产业,确保投资总额不低于去年水平。重点抓好“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招商引资、社会投资”等8大类72分类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53亿元,增长29%。


    全县1月共引进县以外内资项目2个,协议引资4.5亿元,到位资金2.5亿元(含5个增资项目到位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为69%和34.53%,完成县上下达25.1亿工作目标的10%,26.1亿奋斗目标的9%。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重大项目1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6%。引进工业项目2个,到位资金5000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2.5%和6%。外资到位130万美元。完成市下达全年到位外资1450万美元工作目标8.9%,1550万美元奋斗目标的8.3%。其中直接引外资75万美元,完成市下达全年到位外资900万美元奋斗目标的8.3%。第十届西博会签约项目完成率86%,排名全市第一。


农科区着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2009年,农科区按照加快工业集中发展的要求,编制了两年内分三阶段全面完成核心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和农户拆迁的总体方案。目前,已全面启动了区内“断头”路续建、规划道路新建和小区基础配套完善,涪江左岸城市新区防洪堤建设已完成可研、环评评审和移民拆迁,园区工业用气问题已与市燃气集团达成一致意见,燃气管网铺设即将启动,绵阳城市二环路农科区段已纳入一期工程,即将启动实施,绵遂高速农科区接口工程也即将启动实施。2010年,农科区将积极配合做好绵盐路农科区段城市道路改造、绵阳城市二环路农科区段建设、绵遂高速农科区接口通道建设等城市化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加速做好城市新区防洪堤、污水处理、自来水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推动该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大与市电业局、燃气集团、中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等部门单位的协调力度,力争110KV公用变电站项目纳入规划实施,居民用气和工业用气尽快得到解决落实,为提升园区投融资环境奠定坚实基础。(本报记者  刘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