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特种养殖品种及前景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1-10 发稿编辑:刘庆
特种禽类
目前我国特离养殖的主要品种有:
肉鸽、鹌鹑、乌骨鸡、火鸡、珍珠鸡、山鸡、鹧鸪、野鸭、野鹅、鸵鸟、孔雀、褐马鸡、金鸡(红腹锦鸡)、贵妇鸡、中华宫延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观赏鸟等。
肉鸽:销路一直看好,市场平衡,肉鸽养殖趋向稳中上升并以白羽王鸽更为走俏,预计内鸽养殖将向玉米、豆类的主产地北方及中西部地区发展,并将步入产业化。
鹌鹑、乌骨鸡:已成为大众离不开的餐桌食品将平衡发展。
火鸡:目前全国存量较少,由于体型大级市场营销带来困难,预计发展缓慢,但伏为新的食品源,前景是好的。
珍珠鸡:由于肉质粗糙,昼夜啼叫等缺陷,会影响其发展,呈下降趋势。
山鸡:销路一直看好,市场价格稳定,将稳定发展呈上升趋势并以我国地产山鸡品质优良更为走俏。
鹧鸪:市场日趋增大,将有更大发展。
孔雀:全国存量极少,兰孔雀发展食用可行,发展前景广阔。
鸵鸟:由于饲养成本高,靠售商品肉市场接受能力差,引种者越来越少,预计发展速度将日趋下降。
野鸭:市场稳中有升,绿头野鸭更为突出并已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发展前景好。
褐马鸡、金鸡(红腹锦鸡):属国家保护动物,食用开发前景不稳,更不易形成产业化,不宜发展。
贵妇鸡:市场好,全国存量少,预计将不断发展。
黑丝毛乌骨鸡:迎和黑色食品潮流,发展呈上升趋势。
观赏鸟:养殖我国有悠久历史,市场前景好。
建议:中华宫廷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均属我国稀有鸡种,开发潜力很大,应加强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加速扩繁以满足市场新需求。同时向产业化发展出口创汇的课题也应列入议程。
毛皮动物类
我国毛皮兽人工养殖以狐、貉、貂为主,品种有十几个。我国有潜在的毛皮产品需求市场,基于这种原因,我国毛皮兽饲养业将前途无量。
目前我国毛皮兽饲养业问题也较多,主要是:品种退化、皮张质量差、低水平养殖普遍、养殖秩序不规范,投机养殖现象严重,深加工开发应用不利等,这些已引起有关专家的重视并正在采取措施改进,预计将有较大的发展并趋向产业化。
建议:加强艾虎、黄鼬人工养殖和开发利用,对皮肉兼用动物如麝鼠、海狸鼠、毛丝鼠、长毛兔、鹅等应加强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养殖开发利用,防止再出现大起大落劳民伤财的事件。
昆虫类
我国膳食及药用昆虫的人工养殖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主要品种有:
蝎、蚂蚁、土元、蜘蛛、蝗虫、虻虫、蚂蟥、蜂、暗、黄粉虫、蝇等。
昆虫养殖在我国一直处于低水平小规模状态,随着科技及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生态农业、环保农业和主体农业的需要,昆虫养殖将成为一大产业为特种养殖增添光彩。
预计未来的10年内,我国昆虫的人工养殖及利用水平将居世界前列并将产生一批能与国际接轨的产业化发展企业,昆虫养殖开发利用前景可观。
建议:应加强我国蝴蝶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据《中国特产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