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三台县始终坚持抓服务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切入点,创新服务形式,极力打造投资服务洼地,全面实施并联审批、打包代办和"一站式"服务,为投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截至目前,该县共引进县以外内资项目26个,到位资金23.79亿元。
三台县政务服务中心把代办证照和有关行政审批事项作为重点,确定两名同志专门受理、全程代办。代办人员急客商之所急,帮客商之所需,解客商之所难,把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贯穿于整个代办流程。同时,政务中心窗口公开了本单位审批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收费标准以及窗口工作人员姓名、电话。对重大项目或重点企业,实行"并联审批"、"打包办理",让外来投资项目短时间内落户三台。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的时间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办理国税、地税方面的手续时间分别由20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项目立项、企业备案的时间由3个工作日分别缩短到1个工作日和半个工作日;城建部门办结时间也缩短一半以上。
三台县坚持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制度,定期召开县工业工作领导小组例会,落实联系部门责任制,形成了全县齐心协力发展工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优化环境,建立了政府与企业对话制度、县级领导和行政审批部门上门服务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根据企业申报,该县梳理出涉及36户企业电力、用气、项目搬迁等26个问题,通过县级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人员到企业进行服务,有19个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7个问题正在解决之中。通过县宏森担保公司,为37户工业企业提供近2亿元担保贷款,各大商业银行为全县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余额近14亿元。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激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该县加大县级产业资金支持,将工业发展资金不低于产业发展资金50%的比例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企业技改扩能,创省、市技术中心,创名优产品奖励等,并在工业产业资金中专项列支5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扎实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利用国家灾后重建产业资金,带动该县工业项目和技改投资实现9亿元的目标,重点实施好已列入国家规划的75项工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经过技改扩能后,企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全县预计可增加就业1500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北川加快新县城建设速度
为确保新县城顺利施工,北川整合一切优势资源,抽调百余名业务精干人员分赴各条战线,参与新县城建设工作,短短四个月内,完成了施工便道、供水、排污、供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为了加强与各指挥部的沟通与协作,搭建快速解决问题的"高速通道",北川建立了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以及中规院北川新县城前线指挥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确定每周三上午召开联系协调例会,现场解决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按照"程序不减、时间缩短、效率要高"的原则,采取援建项目边建边办手续的办法,及时确定业主单位,配合援(捐)建单位办理有关手续,县发改、规划、建设、环保、国土等部门实行"一站式审批",提高行政效能水平,县级各部门、各单位主动作为,全面配合,快速服务,使项目建设快速有效推进。针对目前新县城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状,北川结合实际,及时成立了永昌镇筹备党工委、永昌镇政府筹委会、永昌派出所筹备组、永昌镇民兵应急分队,加强基层管理,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安全。日前,成立永昌镇已通过省人民政府批准,更有助于实现新县城辖区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协调和长远发展。
据了解,新县城建设项目共205个,估算总投资68.65亿元。12月前,所有援建、委托承建项目全部启动。目前,北川中学基础工程施工完成70%左右;山东援建的40万平方米安居房项目已全面封顶,预计明年"5·12"之前全面竣工入住;电缆供电、燃气管网、弱电管线和"三水"工程正在进行管沟、检查井等土建工程施工。齐鲁大道、新川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80%左右;工业园已入园22家企业,共签约项目24项,估算总投资13亿元,7家已开工建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