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后重建 经济信息(三十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9-22  发稿编辑:刘庆

涪城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今年以来,涪城区坚持以民生为先,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实施“八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五难”问题,不断拓展惠民领域,为构建和谐涪城打下了坚实基础。


    涪城区在理念上,始终把落实民生工程作为所有工作的落脚点,强化用发展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在落实上,严格实行“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在保障上,继续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区财政拨出相应配套资金,分别落实到各大民生工程的各个分项。涪城区在灾后重建压力相当大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今年,力争投入超过4.1亿元,强力推进“八项民生工程”涉及的76个项目建设。在机制上,将“民生工程”纳入目标管理,完善了领导联系基层、部门联席会议、重点督查督办、工作统计台账等制度,定期召开民生工程现场会,强力推进民生工程。


   扎实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全区民生的改善。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5829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599人。补助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费905名,资助中职1-2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085名,资助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178名、在校残疾学生258人。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全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29%。全区纳入低保人数达2.1万人,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0.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06%;全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0.35万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全区已基本构建起以区级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点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受基层困难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盐亭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盐亭县用规划引领项目,用项目带动投资,用投资推动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今年该县已开工灾后重建项目10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工业招商引资建设项目18个,投资额达2亿多元。


    该县紧紧围绕食品加工、茧丝绸、建筑建材、林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对接国家宏观调控、产业转移、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政策,精心编制了工业企业、产业培育、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等225个项目。着力抓好重点工业项目。通过做大做强佰超利汽车塑件、金和新型建材、建丰木业、全成食品、活性白土、绿神丝绸等重点骨干企业,形成以食品、丝绸、建材、机械加工为主的优势产业。着力抓好特色农业项目,按照“一基五化”要求,突出“一村一品”,通过整合项目、资源和“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方式,大力发展蚕桑、果蔬、生猪、特种水产等特色农业,加快实施30万亩核桃、5万亩蔬菜、10万亩蚕桑、100万头生猪基地建设,并建设与之相应的企业,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把田间变成工业的“第一车间”。着力抓好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利用灾后重建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机遇,以县城新区、9个省市小集镇示范集镇建设为重点,以加快配套、完善功能为目标,加快市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县城规模,转移农村人口3万,力争县城常住人口达到10万。着力抓好民营经济。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抓大扶强、培育龙头,发展更多的民营企业。


安县加快实施“一园三带”发展战略


    安县围绕“以工业大发展带动经济社会新跨越”发展思路,加快实施“一园三带”发展战略。“一园”即花荄省级工业园,把汽车及零部件加工制造作为支撑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食品、精细化工、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花荄省级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总数已达到54户,年产值将实现26亿元。“三带”产业即桑枣、塔水建材产业带;河清、秀水、雎水化工产业带;塔水、秀水、河清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带。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