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打造四大特色产业集中区
涪城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只有紧紧依托绵阳科技城的产业集聚优势,建立特色产业集中区,才能实现突破。为此,该区抓住灾后重建机遇,高起点规划,引导项目向产业集中区聚集,着力打造金家林工业集中发展区、石塘现代专业市场产业集中区、龙门农副产品物流及加工产业集中区、关帝生态养殖集中区等四大特色产业集中区。
金家林工业集中发展区总面积达1.1万亩、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主要发展为军转民配套的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加工和新材料集群。该集中区控制面积8127亩,一期规划面积4500亩,主要划分为灾后企业迁建区、灾后行政迁建区、农业生态观光区、居民集中安置区4个功能区和企业家俱乐部。该集中区建成后,预计将引进大中型企业20-30家,配套和加工企业50-100家,到2012年实现年产值60亿元,年销售收入50亿元,税收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0000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为园区配套的学校、医院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已成功引进20家企业。
石塘现代专业市场产业集中区规划占地约1500亩,规划为建材区、医材区、小商品区一、小商品区二、配送区和集中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力争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税收6500万元;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目前,已完成部分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引进企业22家,其中凌宝、更富、四维、鑫龙、天泰等5家企业已完成场平等前期准备工作。
龙门农副产品物流及加工产业集中区。规划面积约6000亩,按产业形态划分为农副产品物流集中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中区、灾后重建永久性居住区及城市近郊旅游区等三个区域。建成后,将成为覆盖绵阳市及周边地区,辐射全省,面向大西南的大型农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成为川西北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经营理念最先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已完成七条道路建设,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完成。高水农副产品批发公司、锦盛集团、亿佳达等7家企业已正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协议投资达18亿元。
关帝生态养殖集中区总规划面积为23平方公里,集中区内有7座水库、84口塘堰,百里渠穿境而过,水源充裕无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生猪、土鸡等养殖优势。按照“一园三区”的格局,在2012年前将建成规模为10万头生猪、500万只土鸡和畜禽产业配套3个功能小区。目前,已建成道路17.3公里,10KV配电工程已完工并顺利通电,永久性用水工程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泰国正大DLY曾祖代种猪1200头扩繁场、沪川牧场项目、帝鑫代养场等一批项目建设已粗具规模。
游仙重建项目一路绿灯
游仙区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工作形式、加强效能监察,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建设高效、规范、廉洁推进。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开工项目263个,完成投资85624万元。
为了解决招投标场地预约难、进展慢的问题。游仙区按规定于6月份及时组建了区招投标交易中心。该中心启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以前至少两个月才能完成的40余宗项目。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该区卫生、教育系统还积极推行“顺排工序、倒排工期、限时办结”等制度,将项目建设过程详细划分为30多个环节,倒排每个环节的办结时限,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了“前松后紧”现象的发生。
为了确保灾后项目重建既要实现高效推进,更要规范廉洁。游仙区加大了对程序、质量等关键环节的监察力度。从立项、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招投标等方面做好程序监察,确保各个环节程序合法,操作阳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