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安县民政局扎实推进民政事业新发展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8-24  发稿编辑:刘庆

    安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灾后重建中勇挑重担,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以提高“三个群体”生活保障、加速民政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为着力点,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以“民生工程”为主的各项民政工作,推动新形势下民政事业新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美好新安县积极服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安县民政局局长向云刚介绍,该局在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以“民生工程”为主的各项民政工作中,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统筹协调、科学安排


    “民生工程”进展顺利。一是巩固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6月底,全县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6417户、8779人全部纳入了城市低保,1-6月累计保障63372人次,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024.03万元,月人均补差161.6元;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农村居民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5102户、18538人,1-6月累计保障120724人次,累计发放低保资金886.32万元,月人均补差73.4元,切实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稳步推进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截止6月底,全县城镇医疗累计救助305人,发放救助资金52万元,人均救助60元;农村医疗累计救助912人,发放救助资金95.5万元,人均救助61元。同时,还资助15475人农村困难群众参加了“新农合”,资助资金30.95万元。三是切实加强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上半年,全县1903户、1930人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每人每月直发五保金15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全县敬老院已完工3所,年底前全县20所敬老院将全部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建成后床位将达到2166张,集中供养率将达到50%以上。四是加强了老龄工作。截止6月底,安县社会福利设施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10月底完工;茶坪乡福利院已经开工,预计12月底完工,两所福利设施建成后将新增床位480张。五是加强了农村特困危房户住房改造。截止6月底,全县农村特困危房户正在统计核实中,其住房改造将于年底前完成。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该局会同县财政局已经落实由县商业银行、县农村信用联社、县邮政储蓄银行三家金融部门负责全县7000多户建卡绝对特困户、低保户2.6亿多元建房担保金的贷款工作。六是加强了新建社区慈善爱心惠民超市工作。该局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结合全县社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正在规划落实新建社区慈善爱心惠民超市。同时,做好了遇难人员家属和板房区群众的慰问;做好了山区乡镇防汛期间的物资储备,确保了山区乡镇一旦出现洪灾、成为“孤岛”后群众的基本生活。


    双拥优抚工作扎实深入。该局积极开展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全面深入地了落实优抚政策;在安置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优抚对象维稳工作扎实有效,深入人心。


    科学规划、务实重建


    强力推进了农房重建。为强力推进该县农房重建,该局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农房重建政策的宣传;另一方面及时兑现了农房重建补助资金。截止6月底,共下拨农房重建资金175631.62万元,农房加固维修资金10564万元,保证了农房重建和维修加固的顺利进行。同时,切实加大了对重建困难户的帮扶力度,想方设法帮助困难农户重建。截止6月底,全县农村永久性住房已开工9.27万户,占重建任务数9.4万户的98.7%,完工8.18万户,占总数的87%。


    强力推进了民政设施灾后恢复重建。截止6月底,全县民政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有303个,其中:维修加固项目10个、重建新建项目293个;社会福利类项目66个、村委会建设项目234个、综合减灾类项目3个;总投资33644万元,其中:2009年度计划投资22056万元,完工项目26个;2010年计划投资10661万元,完工项目277个。为加强民政项目的管理,该局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并实行了各分管领导和领导小组成员包乡镇、包项目,责任落实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了项目招标办和基建办,主要负责全县民政系统灾后重建项目招标和修建工作;实行了项目建设工作进度周报制、月报制和工期倒排制,对工作进度缓慢的项目和相关责任人实行通报制和问责制;实行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预审制,要求全县所有民政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经县民政局预审后,方能实施,确保了工程“不超标”和“标准化”建设的落实。同时,由纪检组长牵头,配备了专门人员,加强了全县民政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的监管,确保了民政项目顺利实施。截止6月底,全县已完工项目3个;已开工项目7个;进行施工招标项目1个;进行编制控制价、财评项目6个;完成机选代理,进行确定代理项目3个;准备比选代理机构项目4个;完成选址、规划、立项等工作,进行设计项目6个;进行选址、规划、设计、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项目273个。同时,该局按照“三统一、一规范”的标准,全面落实了“标准化建设”相关要求。全县民政设施灾后重建任务完成后,将大大提升全县民政设施整体形象和管理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该局按照中央、省、市、县的要求,充分发挥救灾救济职能(下转二、三版中缝)(上接三版)部门的作用,坚持阳光操作、廉洁救灾、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救灾款物及时、有效、准确发放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会同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切实加强了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严格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准确确定救助对象,建立基础台帐,并严格进行公示。截止6月底,县慈善总会共接收捐款人民币1251.9万元,接受捐赠物资价值44210万元;全县共下拨农房重建资金175631.62万元,过渡安置房资金23946.8万元,农房加固资金10564万元,临时生活补助金共45445.2303万元,后续生活补助资金20270万元,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1676人、838万元。在救灾款物发放过程中,该局一方面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杜绝了不廉洁行为;另一方面落实了专人负责,强化了救灾款物的管理,确保了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和监督正常有序。


    加强管理、强化服务


    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坚持标准、严格执法、认真登记。同时,指导社团组织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截止6月底,全县民办非企业达到64个,社团组织达到47个,并对部分社团和民办非企业进行了年检。婚姻登记管理工作。规范婚姻管理,加大违法婚姻的查处力度,确保了婚姻登记合格率100%。今年1-6月,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 2733对,离婚登记643对。依法加大殡葬行政管理和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秩序, 1-6月火化遗体1678具,火化率达99%。区划地名工作。完成了“安北”县界堪定工作;基本完成了地名数据库的属性地名资料采集、地名规划和地名地图的录入和省地名网站的连接工作;进一步核实规范了新县城街、路、巷名称命名工作。收养、救助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文明救助,及时救助,有效救助,全县1-6月共救助14人;坚持依法办理收养登记,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宣传贯彻《老年法》,切实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了县、镇(乡)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充分利用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在全社会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县1-6月共为老年人办理优待证284个。


    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继续深化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健全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切实抓好了村(社区居)委会灾后恢复重建,抓好了村(社区)干部的培训和制度建设。


    信访稳定工作成效显著  成立了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了具体工作职责;继续坚持把排查矛盾和化解矛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排查,抓住重点,并针对不同对象的诉求,按照现行政策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和思想教育,确保社会稳定。继续坚持了信访接待日制度,坚持了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值班接待来访群众;采取了现场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的方式,直接听取群众诉求,向干部群众发放民政政策指南3200余份,农房重建政策宣传问答指南1300余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涉灾上访问题;继续实行了“领导包案,责任到股室、乡镇”的办法,进一步明确各自责任,切实做好了信访维稳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


    安县民政局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切实加强了自身建设,全面树立了特殊时期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