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后重建 经济信息(三十一)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8-10  发稿编辑:刘庆


北川加快灾后重建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北川县狠抓项目审批、项目对接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步伐。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工项目190个,完成投资29.6亿元。


    据了解,北川灾后重建项目多、任务重。全县3年灾后重建共规划项目640个,估算总投资157.6亿元,包括城乡住房建设、城镇体系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防灾减灾、生态恢复、精神家园和其他方面10大类。因行政区域调整,该县又及时增补了一批国家重建规划项目,新增41个子项,估算总投资170亿元。


    该县建立完善了项目推进组织机构,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机制,确保每个项目自始至终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跟踪到底。2009年全县计划开工子项目486个,完成投资126.8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190个,完成投资29.6亿元。目前已审批政府投资项目191个,估算总投资76亿元;其中山东援建项目135个,总投资88659万元;捐建项目7个,总投资27002万元;各级财政资金项目44个,总投资95723万元。企业投资项目备案67个。


    积极与山东援川指挥部对接,目前已确定山东援建北川的项目共216个,总投资55亿元。援建乡镇的项目进展迅速,已开工135个,竣工35个,完成投资14亿元。援建新县城的项目将于近期陆续开工建设。积极抓好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工作,加强与园区项目组的协调,做好北川—山东产业园的发展规划,与中规院和省工程咨询院专家进行多次对接,听取规划设计意见。


    2009年,北川纳入市重大项目计划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共17个,总投资88.66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2.91亿元。其中,加快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7.9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亿元,目前已完成1.7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0%;争取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合计56.4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9.91亿元,目前已开工7个,完成投资1.42亿元;加快前期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24.25亿元。目前小寨子沟和药王谷景区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100万元。


    江油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今年以来,江油抢抓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机遇,大力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加速推进农村提灌站恢复重建,使全市农机拥有量得到大幅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1-6月,江油共推广各型收割、耕整、插秧、提灌等先进适用机具3997台套,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比去年底增长4%。


    江油依托国家农机购机补贴项目,大力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上半年,共完成国家、省级购机补贴项目资金1440万元,补贴各型收割、耕整、插秧、提灌等先进适用机具3997台套,带动农户投资1800万元,农机总投入达3200万元。同时,切实抓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机插秧技术的扩面推广工作,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太平镇开展试验示范,机插秧技术已扩至16个乡镇达到5570亩,比去年净增长1000亩。此外,针对农机持续增长,操作机手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充分利用市农机化培训学校平台,通过理论考试与操作演练,培训农机从业人员近3000人次。


    为确保灾后农业生产用水,江油抓住河南援建机遇,积极推进农村机电提灌设施重建,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第一批河南援建提灌站68处已于4月底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为保证援建工程质量,新建和更新改造全部由农机部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工程竣工后统一组织验收;对投资10万元以上的提灌站主要设备实行统一采购,坚持做到实施一处,完工一处,验收一处,杜绝了半拉子工程。同时,在春灌前及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提灌站开展维修检修和机具保养,紧急组织各乡镇、各提灌站向水库、塘埝提蓄水,共检修提灌设施865台套/11385千瓦,提水8400万方,确保了及时缓解旱情和满栽满插。


    此外,江油还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清理整顿工作,对假冒伪劣、无证农机产品进行集中整治,维护了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积极筹建太平月爱、古柏,大康星火,战旗和丰园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机规模经营探路。


    盐亭劳务经济保农民增收


    盐亭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素质,并跟踪搞好服务,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目前,该县有10多万人在外务工,年劳务收入10多亿元。全县建立培训基地36个,针对当地经济建设和对外输出用工的需求,开设烹饪、电脑、建筑、电工、车工、家政、计算机、缝纫等12个专业,今年以来,全县已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50余期,对近万名农民工进行劳务技能培训和劳动法规培训,使输出人员由体力型、单一型向技能型、复合型转变。统一与县外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提高组织化程度,使输出形式由自发性、单渠道、无序化向组织化、规模化、有序化转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