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走上产业复兴之路
在地震灾难中,安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430亿元,原有的产业遭到巨大破坏。面对困难,安县人民把灾难当机遇,将压力变动力,努力在恢复重建中实现新一轮的提档升级。灾后重建,最终落脚点在产业;重建必须以工业化联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复兴,加快推进产业化升级。
震后,安县规划和制定了751个重建项目,总投资达647.3亿元,其中573个项目被纳入国家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今年,总投资208亿元的326个重点重建项目将陆续启动。全年将完成12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这样的规模比过去10年安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还多。
现在安县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壮大,加快绵安养殖带发展。过去3年时间,安县的工业产值和增加值都翻了番,重点工业企业正在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订单增加。今年,全县计划总投资近20亿元重点实施银河集团、安县纸业、启明星磷化工、中联集团、川银化工、好医生制药等6个龙头企业的8个重点技改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新增加产值近30亿元、新增加利税2.6多亿元。
在旅游业上,安县骄傲的“三山一湖”即千佛山、罗浮山、寻龙山和白水湖,而今已格局变迁,寻龙山划归北川,千佛山彻底被毁,仅剩下“一山一水”。尽管如此,安县发展旅游的决心不变。如今,罗浮山温泉旅游区已经恢复到震前水平。同时,准备引入绵阳富临集团、勇拓集团,分别在罗浮山温泉度假区新建两家五星级酒店。
目前,一场宏大的产业复兴正在安县兴起。工业园众多项目开工,21所学校奠基,18个乡镇敬老院开建,28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县城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启动;18个乡镇农村沼气池恢复重建,160套廉租房开工建设。在重要的交通设施重建中,安县迅速启动江秀路一级路工程和墩秀路18公里三级水泥砼路面,两大工程总投资近5.5亿元。
平武县发展山区生态型经济
平武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水电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山区生态型经济强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加快发展优质茶叶、核桃、木耳、蚕桑、蔬菜、中药材、魔芋以及生态猪、牛、羊等优势品种,建设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强天然林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用好、用活河北对口支持平武的1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培育和扶持平武茶业、鑫源茧丝绸、馨悦魔芋、山地中药材等农产品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力争5年内使全县农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做大做强水电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地震毁损的水电站加快加固和修复,对在建电站加快建设,早日投产发电。加快涪江干流水电开发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使平武水电总装机超过110万KW,使水电产业真正成为平武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高端生态旅游,激活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王朗、虎牙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把平武建成九环线黄金旅游带,以此激活第三产业。
梓潼工业经济提速以“量”取胜
今年以来,梓潼县通过挖掘潜在优势、转化比较优势和创造竞争优势,一方面想方设法增加企业总量,一方面注重引进项目质量,使招商引资集聚力和核心品牌竞争力极大提升。1—4月,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9.5亿元,同比增长52.7%;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增长35.6%。一季度之后,多项主要工业经济指标继续位列全市第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