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后重建 经济信息(十三)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3-29  发稿编辑:刘庆

涪城实现止滑提速


    3月20日,连续13年跻身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的涪城区,今年以来全区工业经济克服金融危机、地震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止滑提速,增速名列全市前茅。


    今年1—2月,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总数达到93户,实现产值7.23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工业增加值3.06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了2009年工业经济“开门红”。


   去年以来,涪城区始终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项目为核心,以投资为主线,尽力做好协调服务。区领导经常深入龙华化工等企业调查研究,并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融资、电力、土地、用水等困难。区经济商务局从今年1月起,组织了4个调研小组,多次深入企业展开调研,从产、供、销等各环节入手,为企业出谋划策。区工商局在放宽准入门槛等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区财政局为70多家企业争取技改、技术创新、建材贷款贴息、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资金1086万元,为500多家企业申报贷款财政贴息项目653个,贴息规模55亿元,贴息需求8356万元。区国税局对受灾严重的企业免征2008年企业所得税,并退还经过专门认定的19户重灾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1502万元,抵扣企业新进设备增值税792万元。区科技局积极组建了“涪城科技顾问团”,邀请专家深入企业,为企业发展解疑释惑。


    该区将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业经济止滑提速的核心支撑。川烟绵阳分公司总投资5.6亿元的年产30万箱中高档卷烟生产线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额5289万元,项目用地场平已基本完成,有望在今年4月进行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双汇食品公司总投资3.1亿元的年屠宰生猪150万头及10万吨熟食肉制品生产线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额1200万元,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可望在5月实施厂房主体工程建设。环阳科技年产10台大型辊压机生产线、福益建材年产1亿块新型页岩砖生产线、建国油漆年产1000吨油漆生产线、迈克金科技年产3000吨超微锌粉生产线等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4个重点项目,目前已竣工投产。此外,还有17个重点项目,目前正开足马力建设,力争尽快竣工,尽快投产见效。


江油项目战略激活“一池春水”


    江油市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灾后重建和拉动内需的政策,积极做好项目包装、提升、推介工作,争分夺秒地启动一大批投资大、见效好、拉动力强的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民生类、产业发展类、社会事业类项目建设。


    江油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围绕攀长钢、川矿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势的转化,着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投资6.5亿元的攀长钢50万吨棒线材项目,已完成投资18630万元,棒材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线材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投资4.2亿元的攀长钢1万吨钛材一期项目,已完成投资8620万元。投资1.5亿元的川矿筒体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投资7亿元的上海国大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资6亿元的浙江红狮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继开工建设。投资13亿元的拉法基双马水泥技改项目,也已进入实施阶段。


    因地震停工的涪江三桥、武都水库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已全面复工。投资4.8亿元的龙凤水电站、投资1.5亿元的河西变电站已开工建设。全市187座震损水库除险全部结束,维修加固已经启动。全市修复改造震损公路和桥梁全面展开。万阿路、厚文路、中绵路、东雁路、圌山大桥、新春杨官桥等改造项目正在加紧实施。二马路、河西路、安梓路等境内重点公路相继开工建设。投资2.7亿元的涪江河堤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目前正在进行2公里试验段六棱砖铺设和桥下钢筋混凝土浇筑。


    民生工程关系到社会和谐。江油始终将住房、教育、卫生、敬老院等民生和公益项目建设,作为恢复群众基本生活秩序的主要措施。在发挥和集中民智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了88个、投资达1.4亿多元的民生项目,采取“分级实施,专人负责,一抓到底”的办法逐一落实。目前,全市500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顺利实施,37万余平方米校舍维修加固工作全面完成,新建的18所学校、3.57万平方米校舍已于今年春季开学前完工。市人民医院维修加固项目、市中医院重建项目已进入招投标程序。5个乡镇卫生院重建已完成设计方案,12个村级卫生站已全部建成。武都、彰明、厚坝等农村敬老院,市精神病院、优抚医院、救助管理站、福利院等已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江油灾后累计开工建设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1140个,完成投资63.42亿元。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93亿,同比增长23.3%。


平武加快推进灾后重建


    平武县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灾后重建、河北援建的“三重机遇”,立足当地实际,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山区经济强县。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