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后重建 经济信息(八)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2-23  发稿编辑:刘庆

高新区经济发展迎难而上


    2008年,高新区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克服了地震及金融危机带来的重重困难,取得了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3.12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5.2%的可喜成绩。


    去年,该区共帮助40余家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个,全年协调新增企业贷款3000多万元;争取四川省2008年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贴息共计600万元;争取中小企业项目资金100万元,进出口扶持项目28个,争取获得国家发改委支持的灾后重建工业项目达12个。


    高新区坚持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为抓手,在加大自身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支持,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获准35项,获批资金2100万元;23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协助企业成功申报专利88项。通过科技创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消化能力、自主产品和创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农科区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农科区坚持按照“科学重建、加快重建”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区农房恢复重建已开工647户,完工入住610户,6233户维修加固已全部完工;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已全部开工建设,59户维修加固已全部完工;绵阳市东方丝绸有限公司和四川精尖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重建项目被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正加紧推进;已发放农房重建补助867.82万元,加固维修补助623.3万元,自建过渡房补助132.8万元,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金182.15万元,城镇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已到位13.2万元。
涪城投入1.6亿解建房难题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涪城区切实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摆在首要位置,区委、区政府投入1.6亿元资金,为全区永久性农房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截至目前,全区永久性农房建设已完成规划选址11585户,占重建户数的100%;已动工修建11577户,占重建户数的99.9%;已竣工8600户,占重建户数的74.2%。


    据了解,自灾后重建以来,涪城区财政支持全区永久性农房建设的重建补助资金已达1.675亿元。全区灾后永久性农房建设目前已经完成74%的建设任务,各乡镇的灾后农房集中示范点建设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其中,金峰镇、城郊乡已经全面完成农房重建任务。


平武农房重建与产业发展“齐步走”


    平武县把农房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相结合,与民族风情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羌式风格的农房、具有白马藏族特色的农房、具有川西北民居风格的农房,确保受灾群众“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截至目前,全县永久性农房重建已开工18669户,建成13967户,占总户数的71.6%。

 
    该县根据全县各地地理、自然特点,抓好各具特色的农房建设亮点,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目前,全村农房建设开工214户,已有190户主体工程竣工。 与此同时,该县在响岩、南坝等地,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川西北民居特色的农房4000多户。


    据统计,全县震后已经开工建设各类项目57个,总投资近53.91亿元。今年还将先后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农房建设、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599个项目,总投资达128.42亿元,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该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县域经济的全面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川新县城拆迁安置工作正式启动


    2月17日上午,北川举行新县城暨北川——山东工业园征地拆迁过渡安置费发放仪式,这标志着北川新县城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正式启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