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后重建 经济信息(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1-11  发稿编辑:刘庆

江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2008年,对于87万江油人民来说,灾难和机遇不期而遇,困难和挑战并肩而至。“5·12”特大地震和“9·24”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让江油深受重创。困境之中的江油,树立抓项目就是抓重建、抓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其成果喜人。2008年,全市开工建设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745个,完成投资42.84亿元,同比增长32.4%。

    江油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狠抓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震停工的涪江三桥、武都水库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已全面复工。投资4.8亿元的龙凤水电站、投资1.5亿元的河西变电站已开工建设。全市187座震损水库,除险全部结束,维修加固也已经启动。

    全市修复改造震损公路和桥梁全面展开。投资2.7亿元的涪江河堤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目前正在进行2公里试验段六棱砖铺设和桥下钢筋混凝土浇筑。

    去年以来,江油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围绕攀长钢、川矿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势转化,着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目前,投资6.5亿元的攀长钢50万吨棒线材项目,已完成投资18630万元,棒材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线材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投资4.2亿元的攀长钢1万吨钛材一期项目,已完成投资8620万元,投资1.5亿元的川矿筒体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

    江油结合灾后重建,利用境内丰富的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优势,加快了水泥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投资7亿元的上海国大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资6亿元的浙江红狮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继开工建设。投资13亿元的拉法基双马水泥技改项目,也已进入实施阶段。

    江油在灾后重建中,科学规划了88个、投资达1.4亿多元的民生项目,采取“分级实施,专人负责,一抓到底”的办法逐一落实。目前,全市500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顺利实施,37万余平方米校舍的维修加固工作全面完成,新建的18所学校、3.57万平方米校舍将在今年春季开学前完工。市人民医院维修加固项目、市中医院重建项目已进入招投标程序。5个乡镇卫生院重建已完成设计方案,12个村级卫生站已全部建成。武都、彰明、厚坝等农村敬老院;市精神病院、优抚医院、救助管理站、福利院等已开工建设。

    江油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提速增量的重要途径和灾后重建的推动力来抓。2008年末,全市共引进招商项目136个,其中上千万元项目37个,协议引进资金75.2亿元,实际到位内资28.5亿元。目前,浙江万轮达5千吨压机制造、义马煤业反光材料、特殊钢锻造、耐蚀特钢锻造、磁悬浮供电轨用不锈型钢生产线等一批招商项目已与江油签订了意向性投资协议。

    按照科学重建的原则,江油坚持规划先行,将灾后恢复重建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共编制涉及工业、农业、交通、旅游、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居民住房等方面灾后重建项目2479个,总投资572.85亿元,并全部纳入四川省灾后重建项目库。在此基础上,江油抓住国家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及时捕捉各类信息,找准对接点,加强同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同时,江油积极争取河南省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河南第一批193个对口援建项目已落实资金11.3亿元。

盐亭农房重建“五到位”

    盐亭县在灾后重建中切实做到“五到位”,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工建设永久性农房32690户,完工24693户。

    组织领导到位。盐亭县36个乡镇和400多个村都建起了灾后农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农房重建的规划、指导、协调等问题,全程跟踪服务、督促农房重建进度和质量。

    督查考核到位。盐亭将农房重建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由县目督办会同县住房重建领导小组,对各乡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并实行“日报、周汇、月结”制度,按月逗硬实施考核。

    责任追究到位。根据各乡镇农房重建任务,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逗硬落实“问责”。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