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背篼法官”何自永百天办案五十起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10-12  发稿编辑:

背着国徽、卷宗,行走在崇山峻岭中,何自永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呼为“背篼法官”。

何自永是江油市法院小溪坝人民法庭审判员。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他所在的小溪坝人民法庭变成了危房。

小溪坝人民法庭无法继续办公了,61日,法庭迁到了江油市法院的一楼车库办公。但是,在车库里,你找不到何自永,因为他更多的时间是在深山老林里为受灾群众流动办案。

小溪坝法庭管辖江油北部16个山区乡镇,辖区面积占江油总面积的一半。何自永办一个案子,往往要花两天时间才能回来。因为那里基本都是山路,有的地方光是走路就要六个多小时。

5·12”大地震以后,何自永承办了51件案件,目前已审结44件,巡回审理比例高达80%,调解率达90%

“能调就要调,要尽量做好当事人的沟通工作,提防每一个小矛盾的产生。”何自永说,案子只要经过调解,当事人对执行就会减少抵触情绪,这样也缓解了执行难题。

88一早,他接到村民范仕芬的电话,说要告她的二女儿和女婿不养老!

听老人的口气有点急,何自永赶紧背起一个装有法律宣传资料的背篼,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老人家。

原来,70多岁的范仕芬和刘绪德老两口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嫁出去了,二女儿和上门女婿住在老人家。一直以来,两位老人的生活都由二女儿和女婿照顾。但是,这一次范仕芬病了,二女儿和女婿却不出医药费,这让老两口伤了心,非要把他们告上法庭,说他们不赡养。

何自永先稳住了两位老人的情绪,然后拿出背篼里的法律书籍给老人看,并告诉他们,根据我国的法律,两个女儿都有赡养的义务,还应当追加大女儿为被告。何自永边讲法律,边细心做两位老人的思想工作。

终于,老人与女儿们达成了调解协议:两个女儿和一个女婿三人每个月共同支付400元钱给老人,老人看病的医药费由三个人平均支付。就这样,一场纠纷化解了。

“我们审判力量少,案件又多。但是,只要是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会完成好!”何自永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