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梓潼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景尽其观”的发展理念,围绕“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狠抓“农业八大基地建设”和“农能网、阳光培训”等民生工程,切实抓好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认真做好“
狠抓农业生产高产示范片建设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
在生产各关键环节,该局及时通过现场会、广播电视、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印发大春早播作物栽培技术,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节水覆膜栽培技术等各种技术资料3万余份,召开技术培训会17场次,累计培训农民达2万余人次。在全县重点宣传推广水稻旱育秧及旱育抛秧技术,水稻节水覆膜栽培技术,玉米、花生、海椒、西瓜等地膜覆盖规范化种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推广水稻旱育秧及旱育抛秧面积13万亩,地膜玉米5万亩,地膜花生8万亩,水稻节水覆膜栽培200亩。
2008年,绵阳市下达该县小春旱地改制任务13万亩,该县实际完成13.3万亩。在自强镇召开了早玉米、早西瓜、早海椒、早花生、水稻旱育秧等大春衔接利用现场会。全县利用改制预留行种植早玉米3万亩,早花生4.5万亩。
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一批适合该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良种。
在积极抓好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实施工作中,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广泛宣传动员,搞好培训,印发资料表册4万份,并多次深入乡、镇、村、社、农户家中调查核实水稻面积,确保乡镇上报水稻良种补贴面积准确无误。全县水稻良种补贴核实面积19.3万亩,享受补贴资金289.8万元。
认真实施民生工程,搞好沼气建设和农民培训
该局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落实了任务、明确了职责,由农能办和中心办具体负责民生工程的实施。
2008年沼气池建设任务为5025口,截止2008年6月底,已新建沼气池1610口。
该局成立了由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骨干为主的“农业科技培训专家讲授团”。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直通车、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深入乡镇对新型骨干农民、科技推广户和种植业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带动农户示范推广,收到显著效果。截止6月底阳光工程培训650人,获证500人,分别占任务的65%、67.5%;培训新型骨干农民任务240人,已完成培训230人,占任务的95.8%;带动农户科技推广任务4000户,已完成4150户,占任务的103.7%;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10万人次,已完成6.5万人次,占任务的65%。
抓好基地建设,搞好污染源普查
先后制定了蚕桑、水果蔬菜、花生海椒、苎麻、水稻制种等基地建设规划和考核办法,并结合各乡(镇)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将基地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乡(镇)。截止6月底,改良桑树品种3600余亩,养春蚕5160张,同比增长12%,春茧收购17.6万kg,同比增长26%,养夏蚕5060张,同比增长22%;苎麻5300亩;西瓜2万亩,蘑菇2000亩;发展花生7.6万亩,海椒4万亩;苎麻5000亩;水稻制种4万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精神,他们对梓潼县农业污染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农业组分别在农业局、水务局、畜牧局、武管局抽调9人,在农业局合署办公,共计出动普查人员2401人,调查耕地25.3万亩,规模化农场8个,5亩以上规模塘埝、水库117口(座),规模化畜牧养殖场192处。梓潼县农业普查污染源工作受到市农业组3期通报全市表扬。
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该局开展了农资打假“绿色护农”行动,出动车辆25台次、人员96人次,共对全县32个乡镇的35个农贸市场和358家种子经营门店、352家农药经营门店、85家肥料经营门店进行了拉网式的检查、清理和整顿。依法查处涉嫌违法经营农资案件12起,依法取缔违规无证经营户3户,依法没收散装和假劣两杂种子230公斤,没收假劣农药5公斤,依法查处违法经营的肥料60公斤。并通过科技赶场、“3.15”宣传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发放法律法规资料,宣传识别真伪农资产品的方法,引导农民群众增强自该防范和维权意识。
在全县32个乡镇、329个村开展了农民负担情况备案工作,重点调查了乡镇基本情况、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程序的合规、合法性及农业生产服务性收费情况,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民负担真实情况,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是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是国家为了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惠农政策。该局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认真做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的监管,分别到东石、二洞、马鸣、自强、宝石、文兴、宏仁、白云、仙峰、豢龙等10余个乡镇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了解了政策落实情况。上半年该县落实粮食直补356.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222万元,合计2578.7万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