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北川法院将“三大主题活动”内化为调解动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5-18  发稿编辑:
北川法院将“三大主题活动”内化为调解动力
在全省政法系统掀起开展“三大主题活动”的热潮中,北川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原则,以“技能大练兵”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练调解技能,提升审判人员的调解能力”为重点,对调解工作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促进了审判与调解、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的良性互动,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了民商事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鼓励当事人以更加理性合作的方式解决争议,及时化解民间纠纷,节约诉讼资源,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是办案法官“把握好三个尺度”。把握好说服教育和自愿调解的尺度,明确自愿与说服教育的界线,严禁为追求“调解率”,采取压制当事人,防止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把握好依法调解的尺度,明确合理与合法之间的界线,严格审查案件的合法性,防止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而主动同意进行调解;把握好调判转换的尺度,明确调解与判决的界线,防止以调代判,以判压调,对确实调解无效的,要及时进行判决,严禁久调不决。三是办案法官坚持“三个认真”。认真倾听,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让当事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审判法官从“听”中掌握当事人纷争的焦点,了解他们的“结”在何处,心中有数才使调解掌握主动权;认真引导,把调解工作做细做实,法官在调解中处于中立地位,讲话有理有利有节,结合证据和法律分析当事人之间胜负的理由,多方引导当事人平衡诉讼心态,以便调解达成协议;认真化解,讲情说理,着力化解纠纷,对那些矛盾尖锐,易于转化为刑事案件的,不急于下判,不怕麻烦,诚心诚意地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达到化解纠纷的目的。四是讲究调解策略,注重调解技巧,妥善化解矛盾。大力推行电话调解、诉前调解、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判前调解等工作措施,通盘考虑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消除各方顾虑,增强调解公信力,求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五是坚持法律释明、以调促执,提高当庭履行率。通过办案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化解工作,消除疑虑,达成协议,尽量使其当庭履行法定义务,减少当事人“诉累”,缓解执行压力。六是进一步完善巡回办案制度,为群众提供“流动式、快餐式”法律服务。审判法官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真正做到“走出去了解案情、坐下来调解纠纷、站起身握手言和”,以诚心和行动来打动当事人,促成案件的调解,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院落法庭”、“地头法庭”。七是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法院司法调解为主体,行政调解、基层法律事务中心调解、人民调解为补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多元化、全方位处理矛盾纠纷的“大调解”工作机制。采取“集中培训辅导与专项培训辅导”、“观摩庭审指导与巡回审判指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通过向人民调解员发放常用法律、法规材料,讲授司法解释,选择典型案例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庭审,与人民调解员共同研究,精心指导,着重提高他们对房屋、宅基地、家庭、婚姻和生产经营性纠纷的调解能力和政策法律水平。使大量的民间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北川法院)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