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3-04  发稿编辑:韩春梅

 

喜迎建党一百年,抢抓机遇谋发展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魏   魁   刘玉华   凌   锋

“战疫”“抗汛”受考验上下同心创辉煌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全区人民先后经受了战“疫”战汛、“六稳”“六保”、两项改革、创建攻坚等各项工作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勠力同心、笃定前行,在大战中践初心、担使命、求发展,为大考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实现了产业主脉持续集聚,区域经济持续回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320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8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8.8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28万人次,旅游收入2.6亿。

——“三场战役”展现新作为。在防疫和抗汛战役中,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村社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全区643名党员志愿者投身抗疫救灾一线,95%党员自愿捐款捐物,安排特别抗疫国债100万元和动用预算预备费50万元保障防疫物资供给,取得疫情防控“零病例、零感染”的阶段性胜利,汛期实现“零伤亡”。在复工复产战役中,减税降费700余万元,增值税退税2400余万元,兑现产业奖补330余万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区抗疫工作得到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区人民医院1人获省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景区发展取得新成效。水利风景区发展经验被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专题报道,人民智库将该区确定为“西部地区生态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典型样本”。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AAAA级景区复核,仙海景区和端午龙舟赛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评选的2020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项目,是四川省入选的4个精品景区和4个精品赛事之一。景区还荣获“绵阳十大金牌景区”“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等称号。

——招商引资开创新局面。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招商,全年进行不见面招商引资40余次,区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西安等地招商14次,对接汉华、恒大等来访客商53批次190余人次。全年重点跟踪洽谈项目7个,协议资金178.3亿元。累计签约项目7个、签约金额209.45亿元,签约数同比增长300%。仙海罗曼法餐培训学校投入运营,并在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烘焙项目金牌。区经发局被评为绵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仙海区被评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单位。

——民生工程再创新高度。去年人大代表建议9件事项全部落实,2020年12件省级民生事项和13件市级民生事项全面完成。完成全区6960户农村房地一体颁证测绘入库。完成河湖连通、旅游环线拆迁补偿,黄金社区安置房即将交付使用,徐家桥社区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

——生态文明呈现新面貌。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创新实践取得初步成果。中央环保督察反馈12个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反馈6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爱国卫生运动、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环湖路沿线生态恢复、生态治理等项目建设,河(湖)长制、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工作全面落实。仙海湖水质保持在地表水二类及以上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6.15%,位于全市前列。荣获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考评先进单位”称号。

——改革工作迈出新步伐。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年度改革任务28项,完成22项,继续推进6项。河湖公园三年试点(省级重大试点改革)得到国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充分肯定,全省河湖公园试点现场评估验收工作会确定在该区召开。全面推进“两项改革”,承接市级下放人权事权23项,新增参公事业单位1个。建制村撤减46%,村民小组调减42%,居民小组调减28%,新村平均幅员面积7.3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2504人。“放管服”改革中,纳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受理事项203项,网上可办率100%,办理事项材料同比精简63%,申请类政务事项提速72%。

——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平安仙海”建设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事件连续7年“零发生”,安全生产连续9年“零事故”。上报的工作信息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单篇采用,获市委宣传部通报表扬。荣获“全市维护安全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区司法所获全省首批“枫桥式司法所”称号。

喜迎党建100周年  抢抓机遇早谋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

抓项目促投资,推进经济高质高速发展

1.抓好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中小项目多点开花。续建项目方面。重点抓好七彩枫林旅养小镇建设项目、首开喜来登酒店项目、G108改线工程仙海段项目、徐家桥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引沉济芙工程项目、沉香社区三组安置小区二期项目等6个项目建设,年度力争完成投资10.47亿元。新开工项目方面。重点抓好中信文旅健康产业项目、仙海国际生态康养园项目、仙海教育旅游康养项目等22个项目建设,年度力争完成投资59.82亿元。

2.优化招商引资。围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突出仙海区位优势,确保项目招引取得实效。加强与招引企业对接沟通,重点跟进汉华集团、妙医佳公司、赛博文旅集团等企业投资建设医疗健康、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力争年内签约2个10亿元及以上项目。

3.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文旅农一体化模式,推动“文旅+服务”“农业+服务”“农旅产品+电商”融合发展。发展消费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夜市、夜食、夜展、夜节”等“夜经济”。

4.抓好要素保障。科学编制辖区土地年度供应计划,做好已签约未供地项目的土地拆迁,力争出让国有建设用地1500亩,落实责任体系,抓好项目入库。

抓好创建攻坚,奋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1.抓好创建工作。对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落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和“创建提升清单”目标任务,确保2021年创建工作实现突破性提速。

2.促进“旅游+”融合发展。聚焦“旅游+”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和业态融合创新,做好地域文旅资源挖掘、开发和利用,积极研发系列特色文创产品,打造水文化、沉香文化等地域特色品牌。力争培育品牌度假项目或A级景区3个、市级活动品牌3个,新推客源地3个。

坚持打好攻坚战,守牢安全环保底线

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8%以上,PM2.5和PM10年均浓度达标,仙海湖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为目标,加强旅游、建筑施工、危化品、水上交通、道路交通、电力燃气、城乡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落实森林防灭火、秸秆禁烧、烟花禁燃等工作,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新增财力主要用于项目支出和偿还债务,化解隐性债务4600万元,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补短板强动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1.实施“补短板”行动。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通过土地流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2.实施“强动力”行动。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实施好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成4个村村庄规划编制,打造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坚持民生为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抓实民生工程。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全面完成省、市级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民免费体检、孕产妇免费分娩、留守儿童探望父母减免车船费等区级特色民生项目只增不减。

2.发展社会事业。规范卫生健康管理,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监管。进一步稳定就业总量、提升就业质量,建立政府服务、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4.抓好疫情防控。坚持生命至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加强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1.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法定程序。推出更多实在管用、群众叫好的改革成果。

2.优化营商环境。畅通企业困难问题诉求渠道,完善公平竞争机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争营商环境各项指标达到全市一流标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3.加强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的杠杆作用,落实逗硬奖惩措施,调动各级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强化党的领导,提升执政能力

1.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制度,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构建“大党建”格局。

2.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村(社区)整合用活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创办经济实体,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

3.进一步加强干部工作。坚持改革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施干部档案数字化管理,加大干部交流选调力度,健全落实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政策措施,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

4.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巩固发展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建党100周年的大喜之年,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一定会带领全区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把仙海水利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