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水泥厂边的神秘少妇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11-03  发稿编辑:韩春梅

 

在灰尘飞舞的水泥厂边,经常有一个美貌少妇在走动,她是干吗的?10月28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审理了这一案件。

曾有一段时间,“水泥到货”一语成了毒贩与吸毒人员之间的联系暗号。它的“发明者”,就是罗芳。

罗芳,1975年生,四川省江油市一个丘陵乡镇的居民,初中文化。因好吃懒做,想“一夜暴富”,于是就走上了贩毒的罪恶道路。

罗芳是二手贩子,她把毒品从毒枭那里买来,掺假后,再分散“零售”给吸毒人员,从中“赚取”差价。可如何与吸毒人员交易?罗芳想过多种办法。一些方法太过老套,还差点儿被抓。她正苦恼,离家不远的一家水泥厂飘来粉尘,呛得她咳了几声。她“灵机一动”,何不就在水泥厂附近交易。一旦遇到警察,就谎称是谈水泥生意。

主意已定,她就给吸毒人员群发信息:“水泥到货,存货不多,购者从速!”吸毒人员看后,莫名其妙,回复说:“你是不是发错对象了?”罗芳回复说:“没错。这批货比上次那批货还好。”

有住在附近的吸毒人员权当是饭后散步,走到水泥厂附近,之后给罗芳打电话:“我到水泥厂了。我要买两包白水泥。”罗芳说:“好的,我马上就来。”赶到后,她以每包35元的价格,卖给冯大军两包白色粉末,每包0.1克。冯大军恍然大悟,笑笑:“这恐怕是世上包装最轻的水泥。”

此后,“水泥到货”一语就在吸毒人员中传来了。有的吸毒人员决定戒毒,脱离罪恶,就把此事报告了警方。

2013年9月16日中午,罗芳以同样的手段在水泥厂旁边贩毒时,被警方当场挡获。警察从罗芳的挎包内搜出59包白色粉末。“这是什么?”警察喝问。罗芳竟脱口而出:“水泥。”继而又狡辩,“白水泥……样品。”

可警方却从这些每包重0.1克的“白水泥样品”中,化验出了含有海洛因的成分。

10月28日上午,江油市人民法院审理此案,认为罗芳明知是毒品,却要贩卖,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7条、第64条、第53条之规定,判处罗芳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兰有斌  梁柱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