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绵阳市殡仪馆在市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科室的关心帮助下,单位上下齐心协力,按照局党组年初下达的以职能职责、效能建设、服务质量和自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4项一级指标和58项具体任务全年工作做到了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亮点工作鲜明有特色,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有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丰富服务内容 拓展服务项目
由于单位近几年面临异地迁建的历史机遇和关键时期,局党组要求馆领导班子把现馆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与新馆迁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步推进。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项目,落实公益服务举措,把文明礼仪延伸到殡葬服务的全过程,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截至2013年12月20日,单位火化遗体6976具,遗体保存服务2770具,接运遗体7152具,骨灰寄存857盒,墓穴下葬146座,年度经营收入2432万,连续6年实现增收。
“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是国家民政部自2011年开始的对殡葬服务管理单位评定的最高荣誉,历经长达3年的精心准备和组织实施,从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容,强化公益举措等方面入手,始终坚持“以创先争优促提升,以创先争优促效益,以创先争优树形象”,实现了服务优质化、管理科学化、设施现代化、环境人文化的目标,在全国率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三标一体化认证,实施了规范、标准化管理服务,逐项、逐步达到了严苛的评审条件,细致编写了申报书,精心摄制了视频材料上报。2013年2月28日,国家民政部确定绵阳市殡仪馆为第三批“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此项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单位创新管理服务形式求发展的过程,更是单位在今后凝心聚力促发展,提升综合实力上新台阶的关键一步。
一是创新服务机制,把礼仪服务、文明服务和“道德讲堂”活动相结合,把道德感化融入单位生命文化建设,把人文关怀融入服务过程,争创市级最佳文明单位”,逗硬落实部颁《殡葬行业标准》,以行业的标准文明服务于治丧群众;二是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在馆内设置了4个文明宣传阵地,分别是“绵阳文明城市建设”“生命文化教育”“学习弘扬道德模范精神”“孝道文化走廊”,制作了1万余册“道德宣传手册”和2万余份“文明礼仪宣传单”,免费向治丧群众发放,使“生命文化”、“礼仪文化”、“孝道文化”得到广泛宣传。组织实施了12堂精彩纷呈、寓意深刻的课题,邀请了市道德模范罗太平律师等先进道德人物讲述自身经历,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关爱丧属、诚信守法、道德高尚、服务精湛”的理念深入全馆干部职工的脑中;三是积极开展服务“空巢老人”活动,近年来“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去世后无人打理后事,他们从殡葬工作者的身份出发,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人情关怀,积极开展代子尽孝等服务活动,从儿女的角度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四是充分利用合作公司引入的专业化礼仪服务,带动全馆职工把礼仪服务贯穿融入到接洽、接运、火化、下葬等服务活动全过程。去年,市殡仪馆作为政府口文明创建的推荐单位接受了国家文明办的检查验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并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得到了广大治丧群众的普遍赞誉。
积极实行阳光殡葬,做好清明节群众祭祀服务
按照民政部“行风建设月”视频会议精神,他们在3、4月份集中开展了“行风建设示范月”活动,从3月6日至4月5日,全馆工作人员停止一切轮休全力保障绵州、流芳园“两处”公墓的大型群众祭祀活动,期间共接待、服务祭祀群众11.6万余人次,疏导车辆4.4万车次,做到了规范、文明、诚信、优质的阳光殡葬服务,圆满完成了清明节群众祭祀服务保障工作,国家民政部通报表扬绵州公墓为“2013年清明节优秀观察点”。
2013年,全市统一启动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他们根据中央、省、市等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市民政局的具体要求,认真落实分类工作。他们以“要推动单位科学发展,要提高单位管理水平,要提升殡葬服务质量,要增强职工队伍素质”为标准,多次组织研究此项议题,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学习参考先进单位经验,认真梳理职能任务和自身特点,初步拟定了单位为公益二类的改革目标,不仅重申了单位公益属性,更为单位分类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积极宣传《殡葬管理条例》和《公墓管理条理》
一是结合殡葬宣传月活动,配备人员、车辆和资料主动配合涪城、游仙两区民政局对46个乡镇的村社进行了殡葬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政策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知晓率;二是利用馆内和公墓的宣传栏对条例、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常年公示;三是要求职工在与丧家接触的过程中主动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及移风易俗、文明治丧的有关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广大群众支持改革、文明殡葬的自觉性。全年共接受主管单位、辖区办事处、居委会检查11次,迎接省厅检查3次,各地市州的殡葬单位参观、考察13批/次,单位的服务质量、职工的文明素养、内部管理、软硬件设施得到了展示和各级的充分肯定。
绵阳市殡仪馆2014年工作计划
1、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促进单位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2、按照基本建设的法定程序,有计划的组织、落实好新馆建设的各环节工作;
3、抓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一契机,全面落实标准化服务体系细节;
4、建立数字化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全面量化管理细节、岗位工作,实施计算机系统监管,实施高效、系统化管理,为新馆迁建打基础;
5、创新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流程,优化服务价格,切实做到让利于民,为民服务;
6、加强单位文化建设,突出有特色的文娱活动,加强职工学习力度,提升单位社会影响力;
7、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国家殡仪馆等级(一级)评定工作;
8、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严格实施绩效考评机制;
9、建立全省领先的信息化处理平台,使网络与服务工作达到无缝衔接。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合理的特殊遗体处置办法。(本报记者 凌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