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农能办 陈 全
编者按:本文接地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好。
太阳能综合利用形势喜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阳能产品在农村越来越普及。一到夜晚,三台县建平镇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里的太阳能灯、太阳能杀虫灯就准时开启;劳累了一天的村民回到家里,打开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洗上热水澡。
近年来,三台县在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坚持把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新能源建设作为美化乡村,减少污染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农民生活成本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宣传引导,千方百计降低修建和安装成本,全县农村太阳能综合利用热情高涨,形势喜人。
太阳能推广利用发展有序
作为绿色能源,太阳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三台县将太阳能推广利用纳入惠民工作,与沼气池建设同步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投入。
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沼气建设、农村太阳能综合利用等农村新型能源建设,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把太阳能建设与村庄和庭院美化、净化相结合,强化措施,加大扶持,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以来,三台县把农村太阳能综合利用推广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年度考核,加强督导检查,实行定期检查,通报。按照家电下乡补贴标准规定,督查供应商及时兑现补助农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户使用太阳能的积极性。
(2)、宣传引导到位,提高建设热情。
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等方式,积极参与省市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才。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太阳能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和有关技术。多次召开现场会,带领群众到示范村现场参观,让群众亲身体会新型能源给农村生产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提高了广大农户对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情和积极性。
(3)、科学规划,大胆试点,典型引领。
切实将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科学制定计划,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业务指导,落实支持措施,并建立太阳能综合利用点,确立一批典型村社,通过示范引领,有序推进。
(4)、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技术培训。
县委和县政府将太阳能综合利用纳入县政务服务事项,对资质、证照齐全、拥有固定场所的,有推广能力,有国家合格产品资料纳入备案,给予推广服务。实行太阳能利用工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太阳能利用工技能培训鉴定办证工作。开展沼气能源执法检查,县农能办不定期汇同县质监局、工商局开展执法检查,对生产经营太阳能厂商进行执法检查、整改,取消无证生产经营厂商,打击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太阳能生产经营正常秩序。
同时,编制清洁能源利用宣传手册200本,光盘200个,发放到各镇乡;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大力开展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深入基层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努力,三台县农村能源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51000台、太阳能路灯850盏、太阳能杀虫灯430台、太阳能发电230台。
太阳能综合利用不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以前太阳能是城里人的专利,现在我们老百姓不仅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杀虫灯,还用太阳能发电照明呢……”建平镇银家湾村村民彭春琼一说起太阳能的好处就滔滔不绝。
彭春琼是该村较早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村民,说起太阳能,她连声赞好,说:“以前做农活回家,想洗个澡,还要烧水,现在安了太阳能,只要有太阳,就是冬天,热水都用不完,洗澡、洗衣、洗锅、洗碗,方便不说,还节能环保,可省钱了。”在该村,80%以上的农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方便,省钱省事,已经成了广大农村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了。”某品牌太阳能经销商李强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的意识越来越强,仅仅几年时间,农家的小楼上都安装了太阳能,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
三台县自2012年将太阳能推广利用纳入惠民工作,与沼气池建设同步推广,并在多个镇乡举办太阳能利用和科普宣传。
在“中国米枣之乡”崭山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比比皆是。“以前没有安装的时候,烧水用柴草,很不方便。”村民黄廷松老人说,农村柴草最不好处理,屋前屋后脏得很。至从修建了沼气池、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后,脏乱差的现象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的环境,让人爽心悦目。
太阳能产品的安装减轻了农民劳动程度,节省了开支。
景福镇鲜家嘴村的村民刘长军是太阳能产品的受益者,说起太阳能产品的好处,老刘连声说“划得着”。以前劳动一天,回到家里烧水洗澡要亲自动手,现在只需要拧一下水龙头,热水就流出来了,既方便又快捷。
今年春节,刘长军又购买了太阳能发电装置。一块光伏板带来的电能既可以照明、煮饭,还可以看电视。“一台太阳能光电热水器,一年可以节支500元。”正在为村民安装光电热水器的该镇物管站负责人介绍说,按照20年的使用寿命,就可以节约1万余元。目前,该村安装光电热水器的村民就达120多户。
农村用上太阳能路灯,夜间文化生活更丰富。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中太镇街道和广场上的太阳能路灯自动打开,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三三两两来到广场上,散步、跳舞。
西平镇南坝村民聚居点,在太阳能路灯柔和灯光的照耀下,村民们随着音乐节拍跳着健身舞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太阳能路灯没有进村之前,这里夜间是一摸黑,吃完晚饭,除了看看电视,打打小牌就只好睡觉了。”村民说,现在安上了不花钱的太阳能路灯,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聚在灯光下农事,散步,健身,跳舞都可以。
据了解,该县推广的太阳能路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超高亮LED灯具作光源,控制照明时间实现智能化,具有寿命长、发光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
问题及建议:
主要问题是:太阳能集热器越来越多,但大多农户采用的仍旧是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1、民用建筑楼顶基本没有预置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架,仅依靠热水器自重保持稳定性,如果热水器注水不及时,再遇到大风天气,可能将热水器吹倒,对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形成威胁。2、楼体没有预设输水输电管道固定装置。大多数输水输电管道都是直接从用户到楼顶,少有固定,长期风吹雨淋日晒,管道线路易老化,引起漏电伤人、短路起火、水管爆裂等安全事故。3、普遍缺乏防雷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热水器都安装在楼顶最高处,安全隐患突出。
另外,太阳能产品前期投资大,一些农村经济条件还较差,不能大规模购买和安装,不利于推广。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
1、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太阳能新产品新能源的推广。逐步减少需要农民筹资的比例,切实补助农民,使得推广农村新能源成为惠民的实事工程。
2、政府应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太阳能产品安装行业的管理,并适时出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行业标准,做到有规可依。
3、有关部门应将太阳能产品安装安全纳入安全生产管理,平安乡镇、平安村创建范畴,定期对已安装太阳能产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指导业主排除隐患。
4、培育社会化的服务组织。由其承担安装、维护等一条龙服务,政府主管部门则负责监督管理。
5、坚持政府引导,加强宣传,通过抓试点带推广,引导和带动农户积极投资参与项目建设。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以及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农户自愿。坚持注重实效,充分考虑贫困农户需求,不断总结建设经验,确保安装一户,成功一户,受益一户,带动一片。
6、加大财政投入,扩大补贴面,大力推进太阳能社会化利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