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记三台县新生镇新生村党支部书记龙武刚


他用真情书写对家乡的爱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7-14  发稿编辑:景秀丽

刚刚被三台县新生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的龙武刚,2002年开始在鲁班水库租房进行肉兔养殖,2008年,将租用的这幢70年代修建的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的“鲁班水库建设指挥部”买下后又开始肉鸽养殖,现在规模和年收入已分别达到2000多只和10多万元。由于人品好、有文化、有经济头脑、也有事业心,2010年12月,38岁的他被家乡父老乡亲选为新生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报答家乡人民对他的信任,从那时起,他就把大量精力花在了为民谋福上。

历经9个月,建好4条社道路

新生村共8个村民小组,虽然位于新生场镇,但仍有第一、五、八和第七村民小组离场镇较远并且都是泥路。其中第七村民小组还因为一条小河的阻隔使110多名父老乡亲进出十分困难。尽管2005年社上有过修桥的打算,但由于20多万元的资金额度太大而不敢奢想。经过走访和广泛征求意见,龙武刚和村两委作出“坚决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决定后便于次年3月开始行动。首先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将第一、五、八三个社1.8公里的社道路修通。接着又针对第七村民小组的实际,采取“一事一议”筹集,村集体给1000元,龙武刚和村主任各捐500元给予大力支持和组织群众捐赠等办法,把所需10多万元的资金总额落到实处。在协助抓好涉及30多户7亩多土地调整等问题解决的基础上,于当年6月将一座长13米、宽3.5米、高3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建好,还将新(生)乐(加)路口至七社全长600多米的社道路全部建成碎石路面。今年70多岁的姚文金说,“这条祖祖辈辈都十分盼望的路,今天终于修通了。这是村干部为我们做的一件大好事,非常感谢他们”。

行路难问题解决后,群众的致富意识开始发生明显变化。仅第8村民小组户平养鸡过50只、种菜面积达0.5亩以上的就分别达到13户和6户。

耗时3个月,“铺平”市场建设路

2011年7月,新生镇占地11亩的综合市场建设经县上批准后,涉及到该村第一村民小组一处加工房和一户群众的房屋要拆迁。由于涉及到全组200多人,能向政府提出应对之策的人也自然不少,有的甚至是“高招”。此如,“要拆迁面积1:2的建筑面积,位置要在最底层的门面”,等等。为了支持政府对场镇功能进行完善,龙武刚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本着配合党委政府“做好”的原则,首先确定社员代表,把社员代表的工作做通后,再与社员代表一起去找“呼声大”、“活动能力强”的人做工作。经过前后3个月的努力,终于在当年10月把群众工作全部做通。现在,建筑面积达1.9万余平方米的“新生镇综合市场”已全面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抓好5项工作,带来4大变化

龙武刚带领一班人还认真抓了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财经管理和对老年人的关爱。建立了由书记审核签字、村主任作出纳、村文书做帐的财金管理制度。利用村上收的房租费,对20多名60岁以上老党员、80多名7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给30-40元的礼品进行上门看望。年近90的第一村民小组村民唐余清老人热泪盈眶地说,“现在的村干部对我们照顾得太周到,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龙武刚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为群众做的扎实工作,不仅得到镇党委的充分肯定(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群众也打心眼里高兴。两年多来,全村没有一人上访,有6名中青年申请加入党组织, 45名党员年年党费收缴走在全镇前列,在今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统一组织的捐赠活动中,该村1000多名干部群众又以4125元的最高捐赠额排在全镇25个村(社区)之首。(新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