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按照“瞄准国优目标,深化省优成果,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质量”的总体思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打造全员信息化管理和流动人口交换两大平台;突出创建省级综合改革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一盘棋”示范县两项特色工作;夯实基层群众自治、优质服务、基层规范管理三大基础;突出利益导向、依法行政、违法生育治理、生育文化建设四大重点,人口计生工作再创佳绩。
强化宣传,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开展“一法、三规、一条例”宣传活动,广泛开展送计生“科技、文化、法规”下乡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等,对2012年新农村人口计生示范片和人口文化大院以及村级人口文化阵地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划,着重对景福镇营盘山村、永明镇万家坎村进行了亮点打造,全县261个村人口文化阵地建设通过评估验收,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18个人口计生服务站全面完成了宣传阵地标准化建设。
逗硬考核,在营造良好领导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全县建立了计生三级例会制度。县委、县政府与各镇乡、各部门签订了《目标考核责任书》,坚持执行党政线、业务线、部门线“三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在年初召开的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会上,分别对2011年工作较为滞后的3个村进行了通报批评、一个镇和3个村进行了“黄牌”警告,全县上下形成了人口计生工作高压态势。
督查指导,在规范督导工作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2012年,分别组织人员对本年度新进入的奖扶对象进行了县级全面复查、全县统计质量及行政执法案卷等工作半年和年终质量抽查。实施“12356阳光计生行动”,办理提案、议案、建议等2件,结案率100%,派专人调查落实行风热线案件10件。
建设队伍,在提高干部能力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2012年,分别组织了“三金”奖扶政策、财务工作、半年质量抽样调查、药具管理、奖扶特扶个案信息核查等业务培训以及“十二五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及专业技术培训。派出服务站技术骨干进修学习2人次,组织35人经培训参加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
强化保障,在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上实现新突破。
继续坚持“三统一、三专户”的计生经费监管制度,县财政在经费特别困难的情况下,计生事业费投入在去年基础上人均增加0.52元。
优质服务,在提质升等技术保障上实现新突破。
2012年,全县认真落实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开展“三查一治”服务,未发生一例手术事故和后遗症、并发症案例。利用18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到各村(社区)进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宣传300余次。
建设平台,在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为切实加强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工作,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定期或不定期在全县开展了全员人口数据库清理清查,及时修正各项数据,为决策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依法行政,在强力推进综合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严格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审批程序。2012年审批确认全县享受“三金”人员10万余人,发放“三金”总额达1560余万元。完成计生“三结合”新增帮扶户1600户。
加强流管,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加大综合治理,深化计生卫生联动工作机制。新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9956个,办证率达92.6%,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2300人次,验证率达98.8%。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完成较好。流动人口信息接收率98.9%,反馈率98.3%,提交重点服务管理信息98.6%,省统计监测点流管信息交换率100%。区域协作成效显著,与省内外103个县、市、区人口计生部门签订了区域协作协议,处理流动人口来函来电489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