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特色亮点异彩纷呈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1-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三台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自2012年7月19日正式合并以来,充分发挥强强联合的优势,创新实干、努力作为,高位求进,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特色亮点异彩纷呈。2012年,三台县先后被评为首家“四川省广播影视示范县”、被确定为首批“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培育县”。县文广新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广播影视基层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创建四川省广播影视示范县先进集体”、“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省内一流

2012年,三台县建成了县、镇(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全覆盖网络。构建了广播、电影、电视、信息网络“四位一体”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在省内实现了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体育、新闻、出版、旅游、娱乐“十位一体、城乡一体”的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文化“处处有”,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 电视“户户通”、网络“处处用”,体育“人人爱”,新闻“天天新”,出版“业业兴”,旅游“处处活”,娱乐“样样全”的目标,达到了省内一流水平。

三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造性经验多次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决策参考》杂志上推介,在全国及全省性会议上交流推广。各大媒体记者慕名而至,竞相采访报道。新华通讯社时政周刊《高管信息》第46期发表了《四川三台:从文化先进县阔步迈向“文化强县”》的专题报道。《四川日报》记者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杂志上发表了《四位一体:三台广电出新招》采访报道。

所有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

全县所有公共文化阵地均实现了免费对外开放,免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县四馆两院一场一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梓州大剧院、城区影院(百乐影城)、体育场、体育健身中心),6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镇乡电影院、63个图书发行网点、93个公共阅报栏,932个村广播室、村文化活动室、936个农家书屋,10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均已建成,并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

县图书馆将接待室、外借室、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免费对外开放服务,免费向读者提供电脑阅读馆藏书目,阅览电子书籍。在城市、社区、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推广“一卡通”免费借阅服务活动,利用多功厅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中心开展培训、讨论,定期举办“梓州讲坛”,与学校合作举办“亲子伴读”活动,建立公安民警读书基地,免费服务近10万人次。全县建好了936家农家书屋并免费开放,其中断石禹顺村获“全国优秀示范农家书屋”称号。参加绵阳市“九州杯”农民读书优秀征文暨“文轩教育杯”讲演比赛名列全市第一。我县作者何晓蓉撰写的《读书让我学会了教育孩子》和黄桂全撰写的《我家的枇杷大又甜》等篇目分别被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编印成书和光碟发放到全市每个农家书屋。

县文化馆共免费开放声乐、电子琴、中国舞、拉丁舞、健身舞、非遗保护与传承、国画书法、摄影、太极、二胡、摩登舞等12个班次,常年参加免费培训者达400多人。坚持每周开展集影视放映、卡拉OK、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乒乓球、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梓州大舞台”,利用艺术广场免费给市民作广场健身舞教学活动场地,聘请专业人才坚持每晚教学,凝聚社会文艺骨干,组织梓州艺术团组织送戏下乡达40余场,全年服务群众近50万人次。梓州合唱团获中国合唱节金奖,中老年艺术团获全国舞蹈大赛银奖,青年舞蹈队队员参加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进入前12强,获得第八名,少儿艺团拉丁舞班学员参加全省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获2金、5银、11铜。

县博物馆利用汉陶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将馆藏文物图片资料送到学校、社区、镇乡进行展览,利用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进行宣传,并常态化的举行书画、摄影、文物鉴赏、展演等活动,全年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

各行业、各镇乡充分利用公共文化阵地,发掘本地本行业文化资源,组建群众文化队伍,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实现文化由“送”到“种”的转变。县城正月十五民俗巡游、云台观庙会、大佛寺庙会、郪江城隍庙会、老马龙抬头节、潼川镇邻居节、乐加火龙、建中高跷狮灯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已成为三台文化名片。全县全年各乡镇群众文化活动超过1000多场,县级大型文艺活动20余场,送文艺下乡50多场。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快速推进

全县已将数字电视整转列入“十二五”规划和县政府十大惠民工程。截至2012年11月底,共完成数字整转224160户,发放机顶盒238944台,其中高清机顶盒5773台,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0万户)的220%,全县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率达94.8%。全县群众普遍享受到了数字生活。

信息宣传成效名列市县前茅

县广播电视台内宣按照“重质量、重服务、重引导”的思路,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奋力助推三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促进三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更高更强跨越。先后完成了全市点评考核专题片、招商引资宣传片、两化互动汇报片、营盘山村和万家坎村新村建设汇报片、中央小农水验收专题片和世行贷款项目汇报片等20多部专题片,策划制作了《走乡村》、《我看这十年》、《喜迎党的十八大展示新成就》等20多个系列报道,完成记录片、政策法规宣传等245期。各档栏目呈现崭新面貌。《三台新闻》新形态,《民生播报》新视角,《政策法规之窗》新架构,由此掀开了三台电视新闻宣传的又一新篇章。

外宣按照“攻大台、上重头、有影响”的工作思路,创新宣传内容,提高宣传质量,提前超额完成了局台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截至2012年11月底,三台电视台、三台人民广播电台、三台新闻网共编发各类稿件15357条,编辑制作各类栏目、专题、专栏、现场录播节目共989期,绵阳电视台和绵阳电台共采用529条;省广播电视台采用49条,中央电视台采用7条。

优秀节目层出不穷。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后方城纪》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开创了三台电视纪录片的先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新闻专题《留守家园的人们》、《创业明星-瑞根福》;电视节目—长消息《“饭跑跑”何去何从 正规军方能持久》;评论《英雄?英雄!》;系列报道《建设绵阳交通次枢纽 打造三台发展大动脉》、《河南慈母寻子七年 母子相聚三台》等6件作品荣获省政府、市政府奖。
信息宣传成效显著。截止2012年11月底,全系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11篇,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各大网站上发表信息268条,《三台政务信息》刊发61条,《三台宣传》刊发53条,《三台信息》刊发28条,都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