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构建法治和谐安县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8-21  发稿编辑:景秀丽

 

近年来,安县结合实际,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明确定位,发挥法治文化建设的作用

安县把法治文化作为法治安县建设的重要内容。县委、县府出台的《安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实施办法》,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法治安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法治县创建考核目标体系,为深化法治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结合,丰富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

把地方实际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整理法制新闻、法治故事、法治警言等资源,把法律知识通俗化,把法律规范形象化、直观化。

把创新社会管理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近年来,县政法系统把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法治水平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法制宣传、促进平安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把服务民生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法治环境。

把“法律六进”活动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适合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学法用法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创新载体,增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效

积极开展法制文艺表演。各乡镇积极组织开展以提高群众法治观念为主题的法制文艺表演,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同时,每年“3•15”、“6•26”宣传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集中宣传等活动已经成为全县群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开展创建细胞活动。组织开展学生“法治动漫夏令营”、“交通法治学校”、社区“老年法治宣传车”、“乡村法治大讲堂”、“法治文化大院”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创建细胞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群众参与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法治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积极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全县建立了遍布城乡的普法宣传员、志愿者以及“普法讲师团”队伍。并建立了法治文化广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社区矫正人员教育基地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