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盐亭县联社辖内有19个网点处在场镇的边缘,24个网点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装修格局。由于网点形象差,服务设施落后,与县域内各家专业银行同台竞争处于明显劣势,公众对农村信用社缺乏信任。为此,新班子到任后,将网点形象改造作为2011年的重点工作。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完成了辖内36个营业网点的装修改造,盐亭县农村信用社的对外形象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各项业务的长足发展。
原址精装,提升网点形象
2011年初,县联社有43个网点(包括19个处于场镇边缘的网点)还是铁栏杆、高柜台式的装修格局,没有防弹玻璃、监控摄像、客户座椅、空调设备、客户等候区等服务设施,柜面业务和信贷业务混合办公,网点形象和服务功能远远落后于同台竞争的邮储、农行等金融机构。一些客户对农村信用社形成了不专业、不安全的片面认识,大部分客户尤其是中青年客户流向邮储、农行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客户资源流失相当严重。为提升服务窗口形象,抢夺市场份额,县联社启动了40个网点的装修改造,拓宽营业面积,分设现金区和非现金区,增设自助银行设备,安装监控摄像、防弹玻璃、客户座椅等设施,按照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标准打造一流营业网点。
迁址装修,抢占有利位置
县联社多次对19个处于街头巷尾的偏僻网点进行实地考察和专题研究,考虑到这些分社远离场镇中心地带,无法与当地经济贸易活动有效连接,特别是占据地理优势的邮储拦截了大部分客户和资金,市场份额所剩无几。县联社发动19个分社的主任和员工在场镇中心地带选择有竞争优势的门面作为营业网点,抢占乡镇有利位置,破解位置偏僻难题。2011年,全县共有金孔分社等17处营业网点迁址到场镇中心地带,并建成投入使用。
改造升级,完善服务功能
位于城区的云溪、寺垭、新农分社和绵盐路段的两河分社装修于本世纪初,硬件设施较为齐全,但柜台、地砖、形象墙和招牌设计与四川农信VI形象不一致,县联社启动了这4个网点的装修升级,改换了柜台、地砖、招牌和形象墙,增设了自助银行、ATM机,进一步完善了城区和显要路段网点的服务功能,提升了硬件形象。2011年末,全县已完成36个网点的装修改造工程,基本实现了全县农村信用社网点形象的标准化、统一化和现代化。
开业庆典,抢夺市场资源
为引导当地老百姓重新认识、关注并回到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在网点装修验收合格后,采取请腰鼓队奏乐表演、播放农信宣传专题片、镇乡干部到场讲话、开业送礼等方式举行了盛大的精装开业庆典活动,为新网点、新面貌做好宣传。截止2011年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共举行精装开业庆典24社(次)、悬挂标语348幅、发放宣传资料17000份、发放春联21000幅、年画33000张和宣传袋6500根。
宽敞明亮舒适的营业网点吸引了大批客户,更激发了农信员工的工作激情,有力助推了各项业务经营实现追赶发展。截止2011年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为19.18亿元,较年初增加4.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2.53亿元,较年初增加3.46亿元,存贷规模均居全县各家金融机构之首,创历史最好水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