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名调查:广州居首 北京第八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6-20  发稿编辑:景秀丽

       作为首都,北京的生活质量如何?调查显示,受“生活节奏快”、“环境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在30个省会城市中,北京名列第八,远低于同样是超大城市的广州和上海,也排在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城市之后。
       近日,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北京生活节奏全国最快
       据报告调查的课题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活质量指数”由一系列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加权得出。主观指数包括收入、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及生活便利程度等满意度;客观指数包括人均财富、通货膨胀率、绿地面积、恩格尔系数等。
       从调查结果看,在30个省会城市中,生活质量指数得分55分以上的城市有15个,超过平均分54.49,排名前三位的城市是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名列第八。
       分区域看,东部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指数高于西部,但主观满意度低于西部,这被认为是北京综合得分较低的原因之一。以银川和北京为例,银川的生活质量总指数排名靠前(第4名),与其舒缓的生活节奏(48.68分,排名第一)有关;而北京的生活质量总指数排名靠后,与其超快的生活节奏有很大关系(38.03分,排最后一名)。
 

       主观感受占40%权重
       同是超大型城市,广州、上海排名靠前,北京为何低这么多?报告撰写者直言,北京的环境质量明显落后。
       受访者的主观感受占据40%的权重,很大程度上会左右整体结果。比如西部大开发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较快,居民满意度较高。而在“生活成本满意度”方面,上海和北京得分分别排在第20、25位,主观指数排在第28、29位,生活成本较高。
 

       追访

       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现“两大反差”
       近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认为,经济增长背后存在“两大反差”:一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存在反差;二是居民实际生活质量与居民主观感受存在反差。
       张连城表示,通胀率高,高房价、社保水平低,生活节奏快,是致使主观满意度偏低的关键因素。
       为此,在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是今后最重要的任务。(人民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