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遗产风波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2-11  发稿编辑:景秀丽

       2月9日,经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苦口婆心的调解,一起姑侄间的遗产继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为姑侄双方挽回了亲情。
       家住江油市北部雁门山区的郑老汉与其老伴共育有两个女儿及一个儿子郑强。郑强因病先逝,留有一子小郑。郑老汉的老伴因痛失爱子而悲伤过度,将自己遗产处理后,就随儿子驾鹤西去了,留下郑老汉孤苦度日。郑老汉看着失去父亲的年幼孙子,想着从此孙子将在没有父亲的庇护和关爱下艰苦成长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为了使自己的孙子今后能够继承家产,生活得更好一点儿,也为了惟一的孙子能为自己养老送终,郑老汉征求两个女儿的意见,两个女儿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有的甚至生活还比较困难,但想到侄子从此没有了父亲,比自己更困难,都同意郑老汉将自己的遗产留给孙子。于是郑老汉于1999年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全部赠送给孙子,并到公证部门进行了公证。
       2002年,因遗嘱内容需进行一些变更,郑老汉又到公证处重新立了一份遗嘱,但遗嘱中还是将自己的遗产赠送给孙子,该份遗嘱写明要求公证处撤销1999年所立的公证遗嘱,并又进行了公证。 
       2005年,姑侄之间因赡养老人而产生了一些不愉快,两个女儿不同意郑老汉将遗产赠送给孙子,要求郑老汉到公证处去撤销遗嘱,重新分配。于是郑老汉又到公证处要求撤销先前所立遗嘱,但当时只找到1999年的公证遗嘱,于是公证处撤销了该公证遗嘱,并收取了郑老汉交纳的相关费用。后郑老汉又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重新进行分割,但没有进行公证,因为他觉得路远,况且还要交钱,划不来。过了不久,郑老汉积劳成疾,忧患交加,带着对孙子的不舍和眷恋而离开人世。
       郑老汉去世以后,姑侄之间为了遗产继承的问题而发生争吵,两个姑姑强调遗产没有侄子的份额,她们才是第一继承人,而侄子小郑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郑家的财产理所当然由已死去的郑强的后代也就是他小郑来继承,要求按照公证遗嘱全部继承祖父的遗产,争吵愈演愈烈,各不相让,亲朋好友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争到后来,侄子手持公证遗嘱起诉到江油市人民法院,要求按照公证遗嘱继承爷爷的遗产,而姑姑们也不甘示弱,愤然应诉,出示郑老汉的自书遗嘱,并提出侄子持的公证遗嘱已被撤销,而且侄子没有为爷爷养老送终,要求按照自书遗嘱进行遗产分割,三分遗产。姑侄双方各持己见,闹得不可开交。
       一方持的是最具效力的公证遗嘱,一方持的是自书遗嘱,孰是孰非似乎已很明了,但江油法官面对的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匆忙下判显属不妥,怎么办?江油法官经过讨论后决定,能调则调,尽量为姑侄双方挽回亲情。
       于是江油法官分头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而细致,入情又入理。最后,侄子做出让步,继承60%财产,余下财产由两个姑姑继承。这样,已经裂口的亲情得到了弥合。姑侄三人走出江油法院时,高兴地说:“正月十五咱们三家一块儿过元宵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