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阳农信社工作会上,分管金融副市长李亚莲曾指出:全市农信社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害中,遭受了重创,但全市信合人挺起脊梁,在抓好自身抗震救灾的同时,勇担社会责任,打通支持全市灾后重建的金融生命线,在支持地方灾后重建,特别是支持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集镇建设等方面都可圈可点,起到了支持农民安居乐业的金融主力军作用。绵阳之所以能走在全省永久性农房重建第一位,农信社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值得充分肯定。
2010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301.8亿元,比年初净增4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4.8亿元,比年初净增30.9亿元。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7.76亿元,占比比年初下降7.18个百分点;实现税前利润盈利5.3亿元。各项业务指标跃居全省信合系统第二位,存贷款规模居全市12家金融机构第一位。
授命重托之时,不辱光荣使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办事处党委新班子采取直接到基层分社看现状、问发展、查资料,征求对员工对联社的意见、建议,再听联社汇报的形式,由点到面、明察暗访的形式,调研了30多个基层分社和9家联社,基本摸清情况。形势不容乐观,发展喜忧参半。绵阳农信社近年来,在地方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抓住了地震经济机遇,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绵阳信合有广阔的金融市场,有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有不断优化、团结奋进的信合队伍,改革发展大有希望。但忧虑也多,潜力挖掘还不够,极个别地方安于现状、循规蹈矩,无创新争先意识,业务发展滞后;基层社管理干部工作不在状态,管理基础较差,执行力不强。
针对调研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新班子不“一把抓”,从细节着手,首先解决全辖农信社的执行力问题。如对违反会议纪律现象,由违纪者自觉捐罚款或出督查通报,领导成员绝不例外;如检查到基层社营业环境差,当场要求规定时间内整改,定时巡回检查,真正做到制度“下墙”,不说空话。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全辖农村信用社最能体现作风转变的会风根本好转。北京时代光华培训机构老师和省委机关党校校长来绵阳讲课,都为绵阳农信社的会风大为赞赏。
推进班子换届,狠抓团队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办事处党委系列培训和具体实际的指导,各联社已形成抓培训提素质,抓班子带队伍,抓改革促发展的浓烈氛围。
工作主辅有序,积极发展业务
办事处党委工作做到事有巨细,统筹推进。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信社的“饭碗”业务。在上半年重点加大信贷投放的基础上乘胜奋进,下半年重点下功夫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统上线和微小企业信贷服务系统试点工作。
一是主动对接市场,拓展县域经济和灾后重建优质项目。办事处党委年初带领各联社率先在全市各县市区开展“服务县域经济、支持灾后重建项目融资对接大行动”,通过社、政、企有效洽谈对接,各联社及时筛选、确定一批优质新投资项目,采取最高额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社团贷款等多种形式,把握时机,狠抓投入项目的落实,对优势产业和行业打好“封闭针”。全市农信社已向56个项目投放贷款13.7亿元,有效支持了公共设施项目12个,建筑建材项目14个,农林牧渔业项目21个,采矿制造业3个,其他产业6个。各联社还对乡村市场以农村专合组织为载体,找好“代言人”,积极探索农信社在村、社的“二级市场”。二是推进三台小额农贷系统上线工作。省联社开发设计的小额农贷业务系统,是在多年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黄金”品牌的基础上,根据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客户量多、分散、额小的特点,设计开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统,利用网络科技优势,采取对农户批量采集信息、批量授信额度、农户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贷款的方式,与“蜀信卡”捆绑使用,充分显示出“普惠制”的金融特色,在全国尚是首创。绵阳办事处抓住契机,争取该系统在三台试点,自2009年11月以来,办事处指导三台县联社加强员工培训,配套硬件设施,建立完善制度,采集客户信息,完善数据系统,上线104个网点的网络系统对接,并经过4次更新,已经成功上线。于11月16日成功承办省联社小额农贷系统上线推广会在三台召开。目前,三台联社评定农户22.3万户、授信41亿元,三台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分钟内可快速办理。同时,绵阳办事处党委及时部署另8家联社推进上线工作并于2010年末全部上线,已对存量客户25.8万户、授信金额53.27亿元,新增客户4.09万户、授信金额12.31亿元全部录入系统,累计投放6010万元,余额为3409万元。三是召开了业务经营转型现场会。学习涪城薪酬管理、成本精细化核算、微小企业信贷管理经验,全面推广涪城联社“领任务就是领薪酬”的现代营销理念,要求各联社结合自身实际,力求经营机制得到转变,在改革发展上有一个全新的突破。四是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纪要和省联社、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绵阳农信社实际,提出“夯实基础,做实利润、分步实施,最终组建农商行”思路,各联社“一县一策”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增资扩股方案,并着手开展工作。争取了省联社对江油、盐亭两家困难联社的单独考核政策。五是加强了农房重建贷款风险控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房重建贷款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专门出台加强风险防控通知,并召开全市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积极落实风险保障机制,组织各市县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领导小组(工作组)。市目督办组织开展了银政联合督查,并加强舆论引导,狠刹乱宣传歪风,督促农信社强化管理催收,确保农户农房重建贷款风险有效控制。
强化内控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办事处党委全面强化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内控建设,确保2010实现全年“零案件”目标。一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办事处组织本部和各联社认真清理相关制度,建立完善各类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常规稽核和专项管理,加大营业网点安全达标和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和高管人员履职离任审计,为业务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二是强化监督和执行力。办事处党委对各联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由纪检监察室承担对工作进度和执行力的督查,通过督查通报、约见谈话、明察暗访、惩前毖后等形式,促进各联社党委有效提高执行力,确保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三是开展了不良贷款真实性检查。办事处于5至6月抽调3人成立专项检查组,对全市的317笔、金额5.92亿元不良贷款真实性进行了抽查,并深入剖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探索清收、盘活和保全诉讼时效的有效途径,净化了信用环境,促进了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健康发展。四是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针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严峻形势,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治理,办事处、各联社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请老师讲《危机管理》等警示教育活动,有效遏制腐败行为滋生。五是及时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至去年12月末,全市共接收来信来访65件,(下转一、四版中缝)(上接四版)办结65件,办结率100%。及时处理好三台县联社内退职工上访工作。办事处专题研究提出解决思路,敦促各联社讲求艺术,建立完善离退休员工相关组织机构、福利待遇,省联社及时制定“双退”员工管理办法,确保了地方稳定。五是加快完成自身灾后重建步伐。各联社克服资金紧、任务重等困难,结合实际,合理规划调整网点,加快重建进度,有效解决员工工作、生活困难。
推进企业文化,树立行业形象
办事处党委新班子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社会公众形象作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分阶段逐步推进。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为树立农信社公众形象,2010年下半年开展了集中开展了整体形象宣传。一是承办庆祝省联社成立五周年体育比赛绵阳片区赛。办事处赛前精心筹备,加强策划,突出宣传,组织书画展、巡回演讲、文艺汇演等活动,邀请人力资源报、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电视一套二套,市场信息报等新闻媒体宣传。绵阳农信社赛事培训跟进,夺得片区篮球赛第一名,赛事筹备工作赢得各参赛代表队的肯定。自8月19日,广元、德阳、乐山、眉山体育代表队来绵阳报到至25日比赛结束,为期5天的绵阳赛区赛事成为一大亮点。二是开展省联社存款突破4000亿元宣传活动。办事处以全省农信社存款突破4000亿元宣传活动为契机,为进一步树立绵阳信合新风貌、新形象,提升社会知名度,组织辖内9家县级联社,在10月份扎实开展了“绵阳信合存款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在绵阳日报、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形象广告和专题宣传片,制作擎天广告牌、悬挂标语、设点宣传形式,立体式宣传了农信社形象。三是开展绵阳农信社彰显责任金融专题宣传。办事处在绵阳电视台“新闻聚焦”栏目播放《绵阳信合担重任,支持重建不松劲》专题片上、下集,在绵阳日报、晚报开展系列新闻报道20余期,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典型经验,进一步提高和塑造了绵阳市农信社良好的社会形象。
风鹏正举谋跨越 万里长空任翱翔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绵阳农信社并没有被眼前所取得的成绩而满足,省联社绵阳办事党委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2011年元月4日就及时召开办事处党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联社党委扩大会议精神,认真分析绵阳信合业务经营形势,及时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和当前“开门红”工作。提出绵阳农信社2011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业务经营战略转型和精细化管理,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以人为本激发潜能,全力以赴抢占市场,合规经营防控风险,努力实现各项存款较上年净增55亿元,力争达到60亿元;各项贷款较上年净增40亿元,力争达到45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下降8亿元,力争下降10亿元;实现拨备前利润6亿元,力争7亿元;资本充足率有较大提高。努力争创全市规模领先,全省业务一流,促进全市农信社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业务猛上台阶。
新一年号角吹响,宏伟目标已经确立,为绵阳农信社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农信社将在省联社绵阳办事处的领导下,继续围绕我市“一主三化三加强”目标重点,抓住工业强市的重大战略机遇,树立“抢市场”的紧迫感、“抓落实”的责任感和“坐不住”的使命感,做到言必则实、行必则实、功必则实,继续深化改革,增强资金实力,拓宽信贷市场,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狠抓不良贷款清收,推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经营效益,全面促进绵阳农信社健康快速发展,再铸绵阳信合新的辉煌。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