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为“九洲牌”电视天线走红全国,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公司初为外界认知;八年前,九洲的工业总产值首破10亿元,九洲的发展潜力渐被看好,但那时,“百亿企业”仅仅是九洲的一张蓝图、一个梦想。八年来,九洲人追逐梦想、抢抓机遇、负重攀登、创新拼搏,终于破茧成蝶,迎来梦圆时刻:到2010年12月20日,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销售回款112亿元、营业收入100亿元。由此,九洲成功进入百亿企业行列,实现了企业发展史上历史性的跨越!
抢抓机遇,瞄准目标,走稳走好每一步
机遇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成功总是垂青那些抢抓机遇、善用机遇者。
九洲集团作为我国“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始建于1958年。在中央“边基建、边研制、边生产”的方针指引下,广大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63年被正式确定为研制二次雷达系统的主要生产厂家,1965年11月,工厂经国家正式验收合格,并投入生产。此后十几年,九洲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九洲结束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光景,企业订单急剧下降。到1984年,订单不过1200余万元,企业严重亏损。
市场大潮中,九洲上下浮沉,十几年间,又先后生产过脉象心电图仪、生理记录仪、电子管收音机、收录机、宾馆控制设备等20多种民用产品,后利用军工技术的优势,成功生产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九洲牌”电视天线系统,产品打入新加坡、蒙古、印尼、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企业名由此被“九洲”取代。
当时,尽管“九洲牌”有线电视产品占据了全国1/3的市场,但在1986年到1996年十年间,九洲的生产总值却一直徘徊在1个亿左右。
九洲能不能做大做强?九洲的出路何在?
经过深入分析,九洲人作出了“生存和发展根基在军工,做大与做强出路在民品”的正确判断。“军民结合”成为一个时期九洲的方向。从1996年至2002年6年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九洲迎来了又一发展机遇期。
2002年,九洲的产值首次超过10亿元,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这在绵阳引起了轰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亲临九洲召开庆祝大会。
产值过10亿元,点燃了九洲人心中蕴藏已久的创业梦想。2003年,九洲拉开了向百亿企业冲刺的帷幕。
当年,企业实现销售回款16亿元,名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的第76位;次年,工业总产值、销售回款虽然双双突破20亿元,却在电子信息百强中的排名倒退了1位,在中国最大企业集团1000强中仅排名918位。
遇挫弥坚,迎难而进。
2005年5月,九洲召开创百亿企业动员大会。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正贵向九洲人勾画了九洲未来五年发展设计蓝图,九洲创百亿企业的梦想由此变成了一个宏伟目标。
2006年,仅用200多天,九洲建成了按正常速度需两年才能完成的年产500万台的数字产品生产线。由此,九洲人以“九洲速度”向百亿企业目标冲击。当年,九洲集团历史上第一次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
2007年底,在直播卫星电视“村村通”项目情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九洲大胆决策,预投了30万套直播卫星接收系统的物料。2008年12月,国家直播卫星电视“村村通”项目招标,九洲集团先人一步,一举夺得55万套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标的,居行业第一,并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了30.4万套供货。
2008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在厂房、设备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九洲人迎难而上,迅速恢复生产,抢抓机遇多方赢取订单,当年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双双突破55亿元,出口创汇3.5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关键之年,九洲在向百亿企业冲刺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为做大“蛋糕”,从2005年起,九洲吹响了全面进军海外市场的号角。2008年,九洲的出口创汇飙升至3.5亿美元。如今,九洲产品已经遍及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中东、北非、南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九洲集团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38亿元,同比增长36.58%;实现销售回款81.01亿元,同比增长32.28%;实现营业收入73.01亿元。
抢抓机遇,瞄准目标,奋力拼搏,九洲人终圆百亿梦。
调整结构,军民融合,创造双赢格局
2002年末,九洲在发展军品还是发展民品的分岔口迷茫:军品订单不足,民品发展乏力,产值连年在两三个亿之间尴尬徘徊。
关键时刻,九洲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会上,张正贵慎重宣布公司决策层构想: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用两到三年时间,坚决把民品搞上去!
经过调研酝酿,2004年初,九洲强势出击,整合各方资源,投入巨资发展新型产业--数字电视设备。2005年,在九洲28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中,民品比重迅速攀升到53.3%。
2006年,九洲民品异军突起。此后连续三年,产值分别达到30亿元、40亿元、45.67亿元,撑起了大半壁江山。
民品的巨大市场潜力使九洲人更坚定了“军民结合”的信心,九洲发展路径进一步从“军民结合”向“军民融合”深化。
如今,九洲旗下公司达60余家,涉及数字电视设备、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系统、光电缆、数字音响、EMS、LED、RFID、房地产、教育、保险代理等产业,建有国内一流、年产1500万台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数字电视设备研制基地、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系统研制基地、中国西部LED半导体器件和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目前,有线电视产品和数字电视产品已成为九洲民品的支柱产业。“九洲牌”数字机顶盒产品在全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中市场覆盖率全国第一,“九洲牌”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信息网络系统产品的产销量连续25年居行业首位。
与此同时,九洲固牢军工根基,按照“巩固军工阵地,拓展军工领域,奉献国防事业,夯实九洲根基”的发展方针,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领域逐步发展成为多领域的大型军工电子骨干企业,创造了军工电子产业的多个第一,巩固了军工阵地、拓宽了军工领域,夯实了九洲百年基业的根基,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军民融合找准了发展之路,激发了九洲人创业创新的巨大活力;军民品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了九洲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九洲实现“创百亿企业,建百年基业”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抢占行业制高点
在市场历练中,创新被明确为九洲人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依托,九洲建立了军民融合共同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以绵阳本部为中心,以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等4个分中心为支撑,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国家863、973科研项目,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自主知识产权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
自主创新为九洲实现百亿企业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
技术创新,人才为本。在创百亿企业进程中,九洲大力实施“人才工程”、“专家工程”,建立了“高投入、高激励、高风险、高回报”机制,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创立了技术、管理“三师制”,铺设了各类人才的成长通道。高层次科技、管理、技能型人才达到1480人。
九洲还对选定的培养对象进行定向“传、帮、带”,使之快速成为公司科研开发、经营管理、生产制造方面的优秀人才。目前,共计900余人被列入九洲“优秀人才信息库”。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原动力。
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抢占制高点
在高技术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九洲努力建设“中国西部LED半导体照明工程基地”。2009年11月3日,九洲集团与世界著名的跨国集团、全球照明市场最大供应商之一的飞利浦公司在荷兰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11月11日,九洲集团与埃索柯姆(ISCOM)公司在英国就LED项目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九洲集团向做大做强LED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面对“三网融合”新机遇,九洲集团推出了新一代数字电视产品并通过成立通信事业部在电信领域做了产业布局。
多年梦想,八载拼搏,一部传奇。实现百亿企业,为九洲完成“12351”战略发展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对于九洲人,百亿不是终点!九洲人已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未来。董事长张正贵告诉记者:到2015年,九洲将确保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力争实现500亿元,2020年力争达到1000亿元,成为百年的九洲、创新的九洲、世界的九洲!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